我学会了拓片作文900字

这个假期,我有幸接触到一项古老的传统技艺——拓片。

初识,是在一个溢满古色古香的长廊里,清风拂过画中的偏阁,雨后的柳条体态轻盈的搭在瓦当上。只瞧见飘薄的宣纸,印染上朱红或墨黑,便是一幅了。我寻思着这与写书法时的印章有何不同,也不知有什么可教的,这不,是我小觑了。

抬眼望向老师,身着汉服,芙蓉如面,目似止水,凌厉中藏着文静,柔媚中透着刚强。是一位颇有几分典雅气质的女子。细长指尖穿梭于工具间,不紧不慢介绍着:“拓片是记录中华民族文化重要的载体之一。古时候,拓片的技艺难度较高,且要求十分严格,在中华民族还算一门传统手艺,那时的石刻书法作品多以拓片的形式现存于世。你可得听清我说的步骤,可别眼高手低喽。”

“将瓦当的中心与宣纸的中心对准,把桌边的毛巾浸湿,使劲儿拧干,接着将其叠成一小块,用手掌把毛巾的一面按平整,拍打在宣纸上,这时可千万得控制好力度,太轻则成不了行,太重会破坏宣纸的完整。”

看着老师娴熟的手法,我也跃跃欲试。这也没什么难度吧,我思量着。为了让宣纸上的纹路更加清晰,不由自主的,我渐渐加重了力度,瓦当凸起的边角在我的撞击下,与宣纸挤压着,伴随着细小轻微的褶皱声,宣纸的边缘果真烂了。我有些无奈的看了看自己的毛巾,又看了看宣纸,失望的情绪莫名涌上心头,虽说我可能并不在意,可心里也是不好受的。唉,这本应是慢功夫的事儿,我怎么如此急性子?

我缓缓闭上眼睛,微微颔首,深吸了一口气,缓缓安抚着这颗略显躁动的心。将蘸了墨的扑子先在砚台上砸了数次,等墨水完全浸透后,在按压在宣纸上。不轻不重,却是随着心跳的节奏了,去完成这幅拓片。渐渐地,宣纸上已有了轮廓。这一次,我不再急于求成,不再好高骛远,而是沉下心境,享受静心。当原本有些阴湿的墨风干后,轻轻解下,瞧,还是一幅不错的成品呢。

静心享受,享受静心,用身体去感受每一次的宁静。静心能让压力的灰尘得以沉淀,洗涤。让压抑的情绪得到释放。让匆忙的步履得以舒缓。欲速则不达,在这繁华喧嚣的尘世,多一份静谧,踏踏实实的走过我们应走过的路,不是更好?

走出长廊,面前就是一幅画了。院内的竹,清幽又雅致,清丽又脱俗,那不畏世俗的颠覆,不为尘世所打扰的独有情怀,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内容推荐

【下一页】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