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作文600字

【第11篇】

我看着窗外那只在蓝天中飞翔的鸟儿,直到它消失在窗外的视线里。

窗外,桂花飘香,我却闻不到秋的气息;窗外,阳光灿烂,我却感受不到温暖;窗外,鸟儿自由飞翔,窗内,我却被作业捆绑。

我总爱看着窗外发呆,时常把我想象成那只在天空中翱翔的鸟儿,不受任何拘束彷佛整个天空都是它自由驰骋的乐园。而我从遐想回到现实时,看到的是堆积如山的作业和书本。每天从妈妈叫醒我的时候,我的“充实”生活就开始了:作业排着一支望不到头的队伍,让我进行“批阅”,做完了一个,下一个无间隙就又压到我身上,喘口气的功夫都没有,似乎我的生活里只有学习。

对我来说,窗外是个我所向往的自由的世界,而在窗里,是一个束缚的世界。窗外这个自由的世界虽然近在眼前,但仿佛我永远都无法踏进这个世界。难道我就只能在题海中奋斗,在别人的眼光中成长,难道我就不能拥有一点点属于自己的自由吗?

有一天,突然我看见窗外的大树上有一个鸟巢,一只小鸟正在努力的探出身体想振翅高飞。这只小鸟扒在鸟巢边缘,努力的扇动着自己的翅膀,但由于力气太小,一下子又掉进窝里;不过,很快我又看见了它的小脑袋,再一次探出身,再一次扇动翅膀,再一次跌回窝里……,如此反复,我不忍心再看,不禁闭上了眼睛。当我再次睁开眼睛,它还在努力着!它鼓足勇气、奋力跳、努力扇、一直在拼尽自己的全部的的力量。难道我还不如一只鸟吗?

我突然想通了:自由不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的任性,自由是付出努力后,才能享有的快乐。我要在知识的海洋里寻找快乐,在书本中汲取力量。当一个人活在绝对自由的世界里,他并不是快乐的,而是十分痛苦的。现在的“束缚”是为了以后的“自由”。

想通以后,再看向窗外,一切都那么美好:阳光明媚、生机勃勃、鸟语花香,到处弥漫着春天的气息,我知道,那是我心中的春天到了……

【第12篇】

埋头苦学的我被整日“困”在屋子里,临街的窗外便成了唯一能见的风景。

也不知什么时候起,我的窗外多了一家煎饼摊,摊主是位中年妇女,大概四十多岁,个子不高,人很瘦弱,头发已经白了一大片,整天围着一件洗得发白的围裙。

她的煎饼摊很小,但干净整洁,油饼、鸡蛋、荞麦桶……摆放得井井有条。她很少说话,更不要说高声叫喊了,也许是怕发出的声音打扰了我这个看起来很勤奋的学生吧!她总是弓着背低着头、专心致志地给过往的顾客摊着煎饼。

由于只是一窗之隔,没过多久,妈妈便与她熟识起来。听妈妈说她是安徽过来的,已经有好几年了。因为有一个生重病的女儿在南京医治,夫妻俩就留在南京,租了这个很小的房子,她的丈夫做泥瓦工,她卖早点。

又是一个清晨,我在房间埋头写作业,猛地抬头,只见她的摊前站着一位衣衫褴褛的老人格外地显眼。老人头发和胡子乱糟糟的,穿着一件脏兮兮的衬衫,一条破旧黑裤子上有很多的洞,趿拉着一双鞋。他看起来很憔悴,眼睛死死地盯着煎饼摊主人手里的一个又一个递出去的煎饼。

再看看煎饼主人,她依旧弯着腰忙碌的样子,似乎根本没有意识到老人的存在,我转念一想,也难怪,早上生意正好。就在我望得出神时,煎饼主人送走最后一位客人,抬头看了看老爷爷,什么也没说,又低下头继续煎了一个煎饼,并在里面额外加了鸡蛋和油条,走到老人身边望着老爷爷微微一笑,顺手将煎饼塞到他手里,什么都没说继续忙活了起来。

此刻,清晨阳光正从高高的梧桐树间洒下,金子般的光芒将窗外的一切都照得发亮……

【第13篇】

清晨七点,我还在睡梦中和周公“幽会”。随着微风的轻拂,鼻尖传来一阵阵沁人心脾的幽香。睁开惺忪的双眼望向窗外,原来是楼下的桂花开了。沐浴在晨光中的桂花是美丽的、惬意的,一团团、一簇簇,随着微风轻轻摇晃,惹来了蜂蝶在花间手舞足蹈、嬉戏翻飞。隔壁楼上,爬山虎整整爬满了一面墙,从楼下花坛里不屈不挠地一直爬到六楼,似乎有不把整栋楼包裹起来誓不罢休的劲头。耳边传来阵阵机器嘈杂的轰鸣声,有汽车的喇叭声,塔吊的“咯吱”声,敲打钢筋的“铛铛”声,风镐破碎混凝土的“嘎嘎”声,各种声音彼此掩盖,就像一曲嘈杂而恼人的“交响乐”。天空中万里无云,一群群大雁排着整齐的队形向南迁徙,一会儿排成一字形,一会儿排成人字形。秋天来的就是那么自然。

城市中,到处都是高楼大厦,马达的轰鸣和机械的喧嚣。

经过五个小时的长途跋涉,我们终于回到了爸爸的老家——连云港市赣榆区西胜村。

乡村的生活就是有一种不一般的魅力,远离了城市的吵闹,我也醒的格外的早。在梦醒时分便有一声声清脆的鸟鸣声催促着起床。伸一伸懒腰,望一望窗台上那一朵朵绚丽绽放的花儿,一片生机盎然。打开那一扇窗,扑面而来的是各种蔬菜的清香,碧绿的青菜、一畦畦整齐的韭菜、洋红色的萝卜、紫色的茄子,还有那挂在枝丫上小灯笼似的柿子,奶奶的菜园子真是琳琅满目,美不胜收。

田野里,那一片片有规格的田地,长满了一碧万顷的稻子和火红的高粱,成熟的黄绿相间的黄豆,还有那一陇陇整齐的红薯,伴随着田间劳作的村民们爽朗的笑声,秋天真是一个丰收的季节。

暮色笼罩着大地,寂静的乡村升起了袅袅的炊烟,孩子们的大人的呼唤声中回家吃饭,一家人边吃边聊,时不时传来一阵阵欢声笑语,其乐融融。

夜幕降临,天空中闪烁着点点繁星,孩子们也渐渐沉入了梦乡,乡村的一切又归于沉寂。

乡村里,处处都透露着宁静与祥和。

窗外,属于城市,也属于乡村。

【第14篇】

我老家的老房子有扇对着老街的窗户,它像一个社会的舞台,天天能上演新的戏剧。

小时候,我在老房子里玩,每当我玩累了,便会趴在窗户上,从三楼眺望着人山人海,熙熙攘攘的老街。几乎每次伸出头来张望,都会有杂乱的声音,跟赶集似的,非常热闹。甚至到晚间九点十点。

早晨,我被吆喝声吵醒,那小笼包店已经升起了白白的雾气,中午,热闹的喧哗声音催促我赶快去吃饭;下午,呼朋引伴的呼喊引我快到窗外看看百姓们的悠闲生活。

记得有一次,我将头伸出那方小窗,眼前发生的一幕让我难以忘怀。

那天下午,我感到无聊了,便习惯性地走向那方小窗,阳光洒在我的脸上。我看着窗外车水马龙的老街,不知为何,渐渐眼花缭乱。老人们花花绿绿的衣裳、青年们的西装、车子、小摊的颜色在我眼中凝聚成了一团。“滴-----”,一声车喇叭充当了一副眼镜。我仔细的在窗外找新鲜事的“蛛丝马迹”。原来,是一辆小轿车……。

那辆红车一边响喇叭,一边开关开关地打车灯,看起来不给他让路就要冲上来似的。老街的热闹声成了噪音,人们纷纷让路,像是在嘀咕着什么。

一条狗走了过来,被红车压的“汪汪”直叫。我可是属狗的啊!看到“同胞”这么悲惨,我恨不得把踮脚的椅子扔到红车的车顶上。“让一下,大家让一下,车上有人要急救,大家让一下吧!”红车司机说着。一听“急救”两个字,狗不叫了,人们迅速地让道,卖糖葫芦的推着小车急忙向后退;饭店老板让人们进入饭店,争取让通道更宽;连老爷爷老奶奶都快速往里后退。

我的火也消了,红车开走了,留下车上的司机忙喊:“谢谢了!”……

窗外的社会舞台不停歇地上演了老街上的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守望相助的剧目。

【第15篇】

现在,我正坐在温暖的教室里,听着老师作文。白得耀眼的强墙,被灯照得发亮的地板,透明的,亮堂堂的窗户。一切都让人感觉那么舒服,那么美好。的确,在寒风呼啸的冬天,坐在暖暖的教室里是多么的惬意!这时,几个人头出现在窗边,出现在我的视线里。戴着安全帽的头不时地向屋里望着,像极了企鹅,有一些笨拙。

我的思想回到了早上:当我正骑车向学校而去的时候,一辆不算大的卡车从我身边经过,里面坐满了人——农民工,看着赶去学校的同学们。一个人在众人身后偷偷地露出脑袋,露出一丝微笑,我猜他大概是想打招呼吧。

“嘿嘿”“呵呵”一阵不算响亮的笑声传入了我的耳朵,把我从回忆中拉了出来。他们,是在笑吗?上扬的嘴角映出了他们深深的皱纹。在窗外,这寒冷的冬天里,怎么会笑的这样开心?我发觉,他们,是在看着我们。他们不时地指指班里的同学,老师读作文读到有趣的地方,我们笑,他们也笑。窗外不时地传来他们的家乡口音,直到下课,他们还恋恋不舍的趴在窗外,那一刻,我真想让他们进来坐坐,感受一下这温暖的气氛。

这是他们亲手建造的教学楼,却是连一次感受温暖的机会都没有。

他们,没有上过学,没有读过书,没有感受过真正的教室,所以是很羡慕我们在读书的。羡慕我们有这么好的条件。我知道,要是没有他们,我们就不可能坐在这暖暖的教室里读书了,我们应该珍惜才是。当他们看到我们在幸福的环境里读书的时候,一定会骄傲的!

记得以前,有一位工人在窗外问另一位工人:“这讲的是什么呀,你听得懂吗?”“不懂。”“那你还乐.”“以后我闺女长大了不就懂了,到时候啊,你就问她吧!”他们两个人在窗外笑了好一阵 。

那是最淳朴,最美丽的对话。带着对下一代的期望对下一代的关心,心里想着即使自己受苦受累,也是值得的。没有怨言,只是想着别人,只是希望我们别跟他们一样。我们又怎能辜负他们的期望。

总有一天,窗户,会不复存在。

内容推荐

【下一页】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