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中国读后感1000字

长白雪落琴音幽

——读《乡土中国》有感

有一种旋律古色古香,有一种情调山远水长,有一种语言萧音筝骨,有一种人生不同凡响。

——题记

奋斗,像是长白山雪落绵延万里,琴音流入悠远绵长,这是永恒的旋律。我生于城市,长于城市,对“乡”的了解也仅凭那模糊不清的童年记忆以及那一年中少的可怜的传统节日。在我的世界里,“乡”是模糊不清的。

这两天看了《乡土中国》,关于乡土有了些新的想法。在这个灯红酒绿的社会,城市人好像总是瞧不起乡下人,连嘲讽别人都用得上“土”这个字。连带着对乡下人的歧视,仿佛一场大雪从遥远降临,遮住了那乡土真情。但是,“土”是中国的根,是乡土社会的本色,是无数人归根落叶的家。在乡土社会中,连接每个人的是纯洁与率真,毫无污染的干净与信任,那种与生俱来的熟悉在每个人生命的根中种下。人与人之间无需言语的信任仿佛是约定俗成的规矩,是复杂交错的灯光下细润的适意,是一抹忘言的洁雪。

环境从某种意义上发展了人,又从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人。和语言一样,肢体动作和文字都是辅助人们交流的工具,文字是间接的说话,文字下乡也不过是用于连接乡土社会和现代社会的桥梁。乡土社会提供了一种定型生活,顺着时间的线轮回,这种生活免除了对文化的需求,说是乡下人“愚”,愚从何来呢?在中国的差序格局中,以己为中心,向外推出,从而形成各种网,来连接这我们与这个世界。国的背后是家,家的背后是你我。乡下人是“私”的,现代社会中的人却能把国家看成了一个超过一切组织的小团体,为这个团体可以牺牲一切。乡土社会是阿波罗式的,而现代社会是浮士德式的。就我个人来看,我更想成为一个浮士德式的人。浮士德式是“把冲突看做存在的基础,生命是阻碍的克服”的一种态度,生命的意义在于面对困难,得到灵魂的升华。奋斗,才能成就更好的自己,才能到达更高的山。

“每个人的生命里都会下雨,当太阳被乌云遮挡,黑暗取代光明,这时候与其抱怨身处黑暗,不如提灯前行。”《乡土中国》让我读懂了很多,用大局的眼光去看社会,乡土社会在慢慢变,我们也在慢慢奋斗。在乡土的情怀中,我读懂了中国。“乡土社会是安土重迁的,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但作为新时代的我们,是奋斗的,拼搏的,努力向上的!奋斗,用少年的热血;拼搏,散发出自己的光芒;努力,书写华丽的篇章。

生命就是这样,在无数条小道寻求出口,重复不停的向光奔跑,因为我在路上,所以我选择继续走下去。昨日,我是祖国的花朵;明天,我是祖国的骄傲!无尽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们有关,让我们一起奋斗拼搏、挥洒汗水,在最美的年华,共迎繁华盛世! 

内容推荐

【下一页】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