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你慢慢来》读后感1200字

《慢慢来,优雅长》

阳光,静静地洒在孩子那安静的脸庞上,旁边,是一位母亲的祥和地注视。“我,坐在斜阳浅照的石阶上,愿意等上一辈子的时间,让这个孩子从从容容地把那个蝴蝶结扎好,用他五岁的手指。孩子你慢慢来,慢慢来。”

《孩子你慢慢来》描述了许多安安和飞飞的成长故事,童年的他们,对这个世界充满着好奇心。他们研究着自己身边的每一个事物,以纯真的眼光看待着这个世界。虽然他们的举止和话经常让读者啼笑皆非,却又给人一种莫名的感动。

合上书本,不禁叹然,龙应台作为国内一支犀利的笔,写了许多批评文章,但在这本《孩子你慢慢来》里,却处处透露着柔情。却正因如此,这句:“孩子,你慢慢来”才更打动人心,引人思考。

作为一位母亲,在书中龙应台也有许多教育孩子要“争优”的情节,但是,安安的一番话让她感受颇多:“为什么我要再多写一行?你总是要我写得好、写得漂亮,我只是一个孩子,我没办法写得像你那么好——”“你总是要我得两只老鼠三只老鼠,这么好那么好,我有时候也要得一只老鼠,就得一只老鼠呀……”

山茶鲜艳,幽兰芬芳,却并非一朝一夕长成。若非经过漫长而优雅的成长,又怎会绽放鲜艳的色彩,散发馥郁的芳香?花朵如此,人亦如此,只是又有多少人能看透这个道理呢?

在这个竞争日趋激烈的现代社会,不知是谁先喊了一句:“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于是,千千万万家长整装待发摩拳擦掌,大有一番要大干一场的气势。在以艺术为升学跳板,以学习成绩为唯一标准的时代,考试指导班、学习辅导书屡见不鲜。千万幼教机构调整课程加速发展,千万早教中心拔地而起日进斗金,在这千千万万的希望与期待下,孩子们收拾起童心,规矩地坐在课桌前,从“你我他”到“123”而后又是“ABC”“ あいう”,从钢琴到小提琴而后又是琵琶、古筝,从画画到书法而后又是围棋、象棋……家长用自己曾经想学的,认为孩子要学的种种课程填满了孩子的童年。当听着家长们交流“成功经验”,为自己孩子的多才多艺自豪不已时,敢问孩子们是快乐的吗?那些被逼着学来的东西真的全都会被坚持吗?而填鸭式的教育到底是帮助孩子提早了解了更多,还是毁了孩子的好奇心让他在今后会少了解更多呢?这种拔苗助长的教育,真的能让孩子成长的更快,还是反而毁了孩子的天真烂漫,天生的创造力呢?多少人在追逐自己“重要”的事情,却忽略了自己更重要的事——忽略了那些缓慢而优雅的成长规律。

写下这些文字,我又禁不住再次感慨万千,回想十五年的点点滴滴,我必须说,自己是幸运的,感谢我的父母,让我可以缓慢而自然地成长。从小,我不必被逼着去各种各样的艺术班、特长班。十二岁时,我对拉丁舞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而妈妈想让我去学跆拳道好保护自己。最后,妈妈还是尊重了我。尽管拉丁舞并不可以给我贴上什么优秀的标签,也不可以增长我的自我保护能力,但我从未后悔。伴着优美的音乐翩翩起舞,我的内心充满宁静。我并未从小就被父母急切地拔向多才多艺的高度,却真正获得了心中的快乐,难道这种快乐不可以称为一种优雅的成长?

如此想来,孩子们就像一株株山茶,每位父母都会想让他汲取日月精华,快速成长,但最后却可能会有揠苗助长的反效果。不如,就让他慢慢来,自然地感受每一丝生活的气息,活出属于自己的优雅。 

内容推荐

【下一页】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