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苦旅读后感3000字

花落盛世 ——《文化苦旅》读后感

第一次看到《文化苦旅》,还是在初中,朴实的封面,让人感到这本书内藏满了沧桑。其中的一个“苦”字,也似乎在向人们诉说着无数的故事。

朔分凛冽,破落的莫高窟在夕阳中更显悲凉;云雾之间,高耸的庐山在雨后更有诗意;柳芽初发,精雅的园林在春雨之后焕发活力;树木葱茏,平静的洞庭湖在月光之下越发神秘……

小桥流水人家

柳芽初发,精雅的园林在春雨之后焕发活力。《白发苏州》一文中,作者难掩对苏州的喜爱与向往,赞它可以给人真正的休憩,赞它可以给人以感官上的宁静与慰藉,赞它可以让人熨帖历史……苏州,是中国文化宁谧的后院。

我想,作者喜爱苏州,并不是因为它美景多,也不是因为它小桥流水的景致,更多的,是喜爱它特有的人文情怀。苏州,它不羡慕北京的金陵王气、森然殿阙,也不抱怨吴越混战所带来的沉重灾难。它更注重的,是西施为人利用而沉死的悲剧,是唐伯虎江南第一才子的才气。而明朝时人民的反抗,也只是如同流星一般一闪而过。当苏州被世人所刮目相看时,它也只是安静如初,不为之所动,依然是光光的鹅卵石,依然是座座关闭的门庭,依然是静静流淌的河流,不骄不躁……这份沉静与朴实,十分美好。

当苏州被如今的喧嚣所打扰,大数据互联网不断对苏州进行着冲击,它是否可以如过去一般沉静呢?如果有一天,苏州真的变成了“东方威尼斯”,相比于船楫如梭,现在的苏州应该更美。世界上只有一个苏州,不能代替,不能改变。

古道西风瘦马

朔风凛冽,破落的道士塔在夕阳之中更显悲凉,作者用生动的语言写下了开篇的《道士塔》,让人们了解了真正的历史。如同鲁迅一般,用文字唤醒人们,用文字去医人们。

中国的近代史是多么的屈辱,历史书中一课课的近代战争,都在流着屈辱的泪水。在大时代背景之下,莫高窟似乎同圆明园一起沉没在历史的河流里,成为一粒尘埃,同满地黄沙一起飞舞在边疆。

那个穿着土布棉衣、目光呆滞、畏畏缩缩的人,当时随处可见的中国人。他却亲手毁了中国古代最灿烂的文化,当时外国人用箱子成箱成箱的搬着敦煌文物,他不曾有一丝心痛,却在一旁开心地数着那极少的钱财。在他眼中,美轮美奂的壁画不及石灰墙的一抹白,古代文化不及它们所换来的一篮白菜……古老的文化,在无知的人们手中,消失了。面对如此种种,隔着时间的长轴,作者也只能说“偌大的中国,竟存不下几卷经文”……

残阳如血,绚烂的莫高窟在黄沙之中独自呻吟。哒哒的马蹄声空廓而响亮,异域的歌曲回荡在耳边。《道士塔》之后,作者又写下了《莫高窟》。道士塔是莫高窟的缩影,莫高窟是道士塔的化身。相比于《道士塔》,《莫高窟》的重点并没有放在文化上,更多的,似乎在诉说着文明与景色,各种各样的文化在历史的画卷上发光发热,如《清明上河图》一般壮观。

他国拥有金字塔山,山奇大塔和斗兽场,它们修建一时,兴盛于一时,而中国却是层累性的:长城代代修建,皇宫代代完善,战国的都江堰至今仍起作用,因而总是生生不息。 我们不仅将它们保存了下来,还将它们变成了发扬光大、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我们是飞天的后人。

断肠人在天涯

暴雨如注,神圣的天一阁在雨中柔弱地颤抖。作者在写《风雨天一阁》时,我已感到他对天一阁的向往。

藏书楼是天一阁的功能,但也正如书中所写,它已成为一种极端艰难又极端悲怆的文化奇迹。没有人愿意做藏书阁,即使有也不过几代便消失,而天一阁却一直存在了下来,因而有“范氏天一阁,自明至今数百年,海内藏书家,唯此岿然独存”的评价。其实,让我所好奇的并不是它是怎么传承下来的,而是为什么天一阁的那么多书不外传,也不允许人进天一阁。后来我才明白,这是在保护天一阁,保护中国的经典文化,若书随意外借,不过几年,天一阁内的书也就丢的丢、烂的烂了。

如果天一阁允许人随意进出,那这座百年老楼也就要有危险了。看到这一篇的时候,我不禁想到了开篇的道士塔。同样是在一个信息不发达多、战乱的时代,为什么范氏家族坚守了下来,而那个道士却没有呢?是思想还是其他外界因素?我不是他们,所以不知道,但我知道,范氏家族对文化的尊重,是那个道士所没有的。

多少年后的我们在网络高速发达的二十一世纪,如果有一天我们可以放下玩得发烫的手机,离开坐得凹陷的电脑椅,找一处安静无人的地方,独自一人品读一本书,如故事中那只久居在藏书楼中的老鼠一样,那一定是一件很美的事情,我们也会从中体会到许多。

夕阳西下

《文化苦旅》,带我看了祖国的大好江山,领略了各地的风土人情。每个时代所特有的人文风采与自然风景也被用苍劲的笔画描绘在画卷上。

轻轻合上书本,《文化苦旅》所带给我们思考的并不是这本书写的怎么样,而是它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我们的未来又会是怎样?

是不是多少年后的一天也会有本书叫《文化苦旅》,用来记录我们……

内容推荐

【下一页】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