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洁心灵的壮歌

晋太原中,有一人性嗜酒好读书,因门前柳树郁郁葱葱,自号“五柳先生”。是人也,东晋靖节先生陶渊明是也。

提起陶渊明,眼前便渐渐展开一派田园好风光。“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一位荷锄戴月的笑呵呵的老爷爷也随之浮现在眼前。衣装朴素但齐整,笑意盎然而不过分,他时而低头辍耕,时而举目远眺,始终藏不住嘴角的一丝笑意。是庄稼的丰收,还是老年而高中?都不是。你瞧,田里的杂草都快要赶超豆苗了,他却孩子气地举目抬手,从指缝里与阳光嬉戏,叫行人看了也不禁驻足而笑。

这就是陶渊明老先生。时隔数千年,今人再次品读他的诗篇,依然无比亲切,好像沐浴在阳光里,心头也暖乎乎的。

众所周知,陶渊明是田园派的鼻祖,影响了几代文人的思想和创作。但他也并非生来爱好田园——又有谁是这样呢?尽管他写下“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甚至“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年少时,他依然有着“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的高远志向。

孝武帝太元十八年,陶渊明任江州祭酒,却因出身庶族,受人轻视,“少日自解归”。而后有人召他做主簿,他也辞谢了。辗转十三年的仕宦生活,他还做过属吏、县令,也曾参军,年少时的宏图与意气风发渐渐被官场的黑暗磨去了锋芒,对世俗的腐朽黑暗,他感到身心俱疲。

义熙元年,陶渊明任彭泽县令,碰到浔阳郡派遣邮至,属吏说:“当束带迎之。”他仰天长叹道:“我岂能为五斗米折向乡里小儿。”遂授印去职。赋下一首《归去来兮辞》,是与上层社会彻底决裂,且朋友来访,必与之共饮。他先醉的决心,不为五斗米折腰,是洁身自好的靖节风骨,跨过历史的漫漫长河,我们也不禁赞一句——

好一首高洁心灵的壮歌!

至此,陶渊明结束了十三年的官宦生活,重回故里,躬耕自资,开始了怡然自得的田园生活。其实“怡然”倒未必,如遇灾年,他甚至只能“夏日抱长饥,寒夜列被眠”,但他安贫乐贱,鄙夷功名利禄、守正不阿的志趣几十年如一日,直到人生的尽头。

陶渊明性格里也有些极其可爱的一面。他好读书,性嗜酒,“饮则必醉”,且朋友来访,必与之共饮。他先醉,边告诉客人说:“我醉欲眠卿可去。”意思是:我要是喝醉啦,想睡觉,你就先走吧,不用管我。如此可爱的陶渊明,总叫人不禁莞尔。

后人对陶渊明隐居避世的人生态度褒贬不一,但“菊,花之隐逸者也”,他的乐观豁达依然值得我们学习。

中国文学的沃土之上,陶老先生辍耕的那一片独一无二、欣欣向荣,而靖节先生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风骨,也将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内容推荐

【下一页】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