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读后感1500字

【第1篇】

《朝花夕拾》读后感

在小升初的暑假,我阅读了《朝花夕拾》这本名著。

刚开始接触时,只是因为这是初一的必读书目,也就是囫囵吞枣般读了读,尤其对于里面较深奥的文字,一看三不知,也就一带而过了。但当我静下心后再读时,心中颇有感触。

《朝花夕拾》是鲁迅的唯一一部回忆性散文集,被鲁迅先生称之为“从记忆中抄出来的”,原名为《旧事重提》,后改名为《朝花夕拾》,本意指早晨的花到傍晚再来捡,这对文章总体做了一个总结,也点明了这是一篇回忆性散文。

本书的作者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他的作品对于五四运动之后的中国文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一生以笔为戈,战斗一生,被誉为“民族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他一生的写照。本书看似是写鲁迅从幼年到青年的生活经历,但却在字里行间又照出了几分爱国的影子。

在书中,我们跟随着鲁迅先生的记忆,走进了《狗.猫.鼠》,我们能看到少年时的鲁迅因为长妈妈(鲁迅家的女工)的一句话,得知猫吃掉了自己最心爱的隐鼠而与猫结下深深的仇恨;然而阿长的愚昧更是令我哈哈爱笑,文中描写出阿长睡觉时的样子:伸开两手两脚,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挤得作者没有办法翻身,把一个淳朴善良的乡村妇女形象给写活了;我还能看到鲁迅再去看神往的迎神节赛会前,被父亲强制背书后引发的深深思索。这同时,鲁迅也从童年的自由自在到了青年的勤奋学习,《藤野先生》一文写了鲁迅在日本学医,认识的以为良师藤野先生,但在后来,鲁迅告别藤野先生学习生物,再后来,也就握起了笔,为祖国,为人民,从原来一心学医救死扶伤的执著,到拿起笔报效祖国的坚定……

读着读着,联想到今天,忽的发现,像鲁迅这样爱国的人看似伟大,看似遥不可及,但就在我们身边,总是大胆向前,打破黑暗,为人民,为国家,献出自己的一切。

2019年冬,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破了人们的正常生活,当新冠肺炎在武汉爆发时,停工,停学,都待在家里,就在这几乎所有人都认为疫情会继续蔓延时,有这样一批逆行者在第一时间前往武汉,开始了没日没夜的救援工作,他们不惧怕,因为他们是战士,是冲在最前面的人,他们用自己的身体和毅力,组成了一面牢不可破的盾牌,抵挡病毒。即使已经筋疲力尽,即使有三天三夜都未曾合眼,即使剪下了美丽的长发,换上了厚重的防护服,但他们依然坚持着,因为他们深知,国家需要他们,人民需要他们,武汉需要他们!为了人民,为了祖国,他们不顾被感染的风险,没日没夜的工作,全心全意地抵挡新冠病毒,让武汉转危为安。他们就是最美丽的白衣天使。

我的邻居是一位护士,在全民抗疫,期间她却没有停止工作,上级命令她们前去支援武汉,没有犹豫,没有抗拒,就因她们的存在,疫情终被控制住了。那天电梯里,我遇到了她,她的脸上被口罩深深留下的几道血痕,望着她,我又看出了几分爱国的影子。

在黑暗和危险来临时,总会有无数逆行者去迎接。而在国家的反动时期,鲁迅先生以笔为武器,战斗了一生。毛泽东评价他是最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更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朝花夕拾》是一种精神,一种力量,让我受益匪浅,让我收获了更多的希望!

【第2篇】

回顾过去,展望未来

——读《朝花夕拾》有感

这个暑假,再次翻开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重温经典。

阅读一本名著首先要对作者和写作背景有一定要有所了解。

对于鲁迅先生相信大家都不陌生。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是中国现代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奠基人,他以笔为武器战斗一生,被誉为“民族魂”,现代文学的旗帜,是世界十大文豪之一。“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他一生的写照。

《朝花夕拾》比较完整的记录了鲁迅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道路和经历,生动地描绘了清末民初的生活画面。

书中记述了很多性格各异的人物,如被封建礼教束缚性格的童年玩伴闰土,尖锐刻薄的农村妇女杨二嫂,家里的长工阿长,给鲁迅很多帮助,对鲁迅深影响很深的日本教师藤野先生,以及他的父亲衍太太范爱农等许多人物。全书共十篇,前五篇写于北京,后五篇写于厦门,最初以《旧事重提》为总题,连续发表在《莽原》上,后改名为《朝花夕拾》。题目的意义:“早上的花傍晚拾起”。鲁迅先生对它的解释:是从记忆中抄出来的。它是鲁迅先生全书十篇散文,追忆了那些无法忘怀的人物或事件,抒发了对往日亲友和师长的怀念之情,同时也对反动守旧势力进行了无情的抨击。

读鲁迅先生的文章,能感受他那冷峻的幽默,深沉的思考。先生的笔像一把锋利的匕首,把苦难与沉重剖析的清澈透明。他用笔呼唤觉悟,催发新生与希望,他在探索救国的道路上独行,创造着新生的力量,就像鲁迅先生弃医从文一样,为了国家的利益,愿意使自己的一生成有用的一生,纵然只效绵薄之力,也会热血沸腾,而近代的中国爱国人士又怎只有他一个呢?

合上书本,回望过去。近代因为闭关锁国,我们与世界脱轨,逐渐落后于时代,受尽屈辱。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前,近代的中国积贫积弱,受尽帝国主义欺凌,割地,赔款。各种方案都试过了,都曾不成功。直到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将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中国的革命才有了新面貌。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从此,中国人民在斗争中有了主心骨,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与希望。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个族人民经过28年浴血奋战,迎来了新中国的诞生,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而接下来的改革开放让中国人民富起来了13亿人民逐步摆脱贫困,奔向小康。

着眼现在。今年是特别的一年。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在这一年我们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是我国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已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目标进军的第一年。现在的中国已经以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多个领域取得辉煌成就,就在今年的东京奥运会,我国取得奖牌榜,金牌榜第二的好成绩。

展望未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是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国梦的时代。而新时代需要我们每个人贡献力量。我们虽不能像之前那些伟人抛头颅,洒热血体现爱国之情,但我们只要做到爱岗尽职、敬业精业、把爱国情怀融入平凡,这就是爱国。

相信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通过我们每个人的努力奋斗,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定会实现。而作为新时代青年的我们所需要做到树立理想,练好本领。正如习爷爷所说:“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 

内容推荐

【下一页】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