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名著读后感1000字大全

【第1篇】

《老人与海》读后感

一个人,做一件事情99次都没有成功,在经历第100次努力时眼看快成功,最终却还是失败了。假如这个人是你,你会怎么办?抱怨?生气?甚至放弃?在海明威的《老人与海》中,这个问题给出了一份答案。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叫桑地亚哥的老渔夫,他一连八十四天出海,但是却一条鱼也没打到,只有饥饿,疲劳伴着他。终于在老人第八十五天出海的时候,他打到了一条大马林鱼,老人很开心,但是这条鱼太大了,甚至船都被鱼拉着跑,老人经过不懈的努力,终于杀死了大鱼。返航之际,却引来了鲨鱼抢夺他的战利品,老人不断的用船上的鱼叉等工具击退这个掠食者,最后只剩下了折断的半根船桨,筋疲力尽的老人最后活着回来了,那条大马林鱼却只剩下一份骨架。但第二天早上他却依旧如往常带着自信的微笑再次出海。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老渔夫的一句话:“一个人并不是生来就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消灭他,却不能打败他。”在面对那些困难时,他没有直接丢下大马林鱼直接离开,而是选择与鲨鱼抗争下去,虽然最终只得了一副鱼骨,他却没有任何的抱怨,依旧信心满满的出海打鱼。虽然他只是一个再平凡不过的老渔夫,但他面对任何困难都勇往直前,不惧失败的精神,以及他面对艰难困苦时坚不可摧的勇气和乐观的态度都让我感动。 

这种坚韧不屈,永不言败的精神,让我想到了这次疫情中的医护工作者,在武汉疫情刚刚爆发时,没人知道那是什么,唯一知道的就只有-----感染了之后的高死亡率。可他们依旧没有退缩,都义无返顾的去支援,明知道前面是危险,但是还是愿意向前走。在抗击新冠的这段时间里,有许多的人倒下了,可是依旧没人愿意放弃,在经历了无数次失败以后,我们终于研制出了有效的疫苗,这不是正是面对困难与挫折时所展现的坚不可摧的精神吗?

当然了,桑地亚哥身上还有一点值得我们学习,那就是他的乐观。他在经历了这么大的打击后,并没有的抱怨恶劣的天气,也没有埋怨凶恶的鲨鱼,第二天还能一如既往地出海,坚信自己可以取得胜利。乐观就像一束光,带领我们从黑暗走向光明,无论遇到任何的困难我们都要保持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这样我们才能战胜人生道路的艰难险阻,披荆斩棘,走向胜利。海伦凯勒一岁半时突发疾病,致其盲又聋且哑。但她没有自暴自弃,在沙利文老师的帮助下,她学会了讲话,掌握了五种文字。后来她以优异的成绩从哈佛大学德克利夫女子学院毕业,成为了一个著名的作家和教育家。

冰心曾在诗里写过:“成功的花儿,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成功谁都想要,但只有像老渔夫这样遇到困难挫折永不言败,乐观向上,才能叩开成功的大门,实现自己的理想。

【第2篇】

知苦不言苦,知难不畏难——读《悲惨世界》有感

在《大英百科全书》里,维克多·雨果是唯一一位拥有两个词条的作家。第一个词条是“维克多·雨果”。第二个便是“《悲惨世界》”。

《悲惨世界》这本著作,被称作人类苦难的“百科全书”。雨果于1828年开始构思《悲惨世界》,直到1861年才完稿出版,历时整整33年。在这本书里,他以全方位的目光和思考,写出了一个真实世界的悲惨。将生命不能承受之苦,人性不能承受之痛彻彻底底地展现了出来。

故事的主人公冉阿让是一个贫苦的农家青年,和姐姐相依为命,每天从事繁重的劳动,只为帮助姐姐抚养七个孩子。一年冬天,他找不到工作,全家无以果腹。  

看着饥饿的孩子们,他于心不忍,不得已砸碎了面包店的玻璃,想要偷取一块面包。结果被警察逮捕,以“夜闯民宅行窃罪”判处五年徒刑。服刑期间,因不堪忍受狱中之苦,他四次尝试逃跑,导致刑期从五年增加到了十九年。

故事的开头,主人公冉阿让终于刑满释放,结束了长达19年的牢狱生活。

令他愤怒的是,出狱后,他将永远贴上苦役犯的标签,带着一纸黄色通行证,从此走到哪里,都要遭受歧视的目光,忍受不公的待遇。

悲痛的冉阿让开始更加仇视社会,陷入迷茫。直到遇见米里哀主教,被主教的善良和宽容感化,冉阿让才猛然惊醒,盲目泄愤只会让自己变得更加不堪。

在那之后,冉阿让化名马德兰,决定洗心革面。在蒙特伊城,他靠黑玻璃饰品制造业的工艺改革起家,后来又建立工厂,于年过半百时,成为了一名成功的企业家。

一次偶然的机会,冉·阿让搭救了女工芳汀,芳汀在临死前将自己的女儿小珂赛特托付给他。小珂赛特的出现再一次改变了冉阿让,使他的人生再次充满了希望。

冉阿让不遗余力地帮助其他贫苦的人民,造福社会。他深受民众爱戴,被推选为市长,被国王授予勋章。

这时,曾经逮捕他的狱警沙威被调到这个城市当督查,并再次遇见更名为马德兰的冉·阿让。他觉得两人长相相似,但他不相信当年的苦役犯能蜕变成如今的市长。

为了试探冉阿让,沙威告诉他,有一个叫“尚马秋”的人已被误当成是冉阿让而被捕。为了不冤枉他人,几经思考后,他最终决定遵从内心的选择,走上法庭,承认了身份。就这样,马德兰又走进了监狱,从市长变成犯人。

但和曾经的冉阿让不同的是,这一次,他没有再坐以待毙,没多久就投海越狱,再获生机。

他越狱成功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完成对芳汀的承诺,四处寻找她的遗孤柯赛特,并将她视如己,抚养成人。

晚年,为了成全柯赛特和马里尤斯的幸福,他又不惜和盘托出自己的身份,背负所有误解。

故事的最后,马里尤斯终于知道冉阿让原来是自己一直寻找的救命恩人,但冉阿让此时已经生命垂危,最后在柯赛特和马里尤斯怀里溘然长逝。

这样的结局在外人看来也许有些遗憾,但对于冉阿让而言,可能更多的是安心和满足。因为他已经尽己所能,实现了自己人生最大的价值和意义。

“要在逆境中,把俯视墓穴的悲痛,转换为仰望星空的情感。”这是雨果写在书中的一句话。故事的主人公冉阿让坚守住了内心的信念,迎难而上,将苦难踩在脚下,让这个悲惨的世界拥有了生生不息的温暖与希望。

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冉阿让心怀善念,敬天爱人,在苦难中实现了自我的救赎,炼就了宽广的胸怀和至高的境界。

《悲惨世界》造就的伟大是对人性光辉的写照,在书中,每个人都有命定的挫折,但像冉阿让一样击败挫折,重新站起来的人却少之又少。

希望我们都能在短暂的一生中,做生活的强者,知苦不言苦,知难不畏难。拥有在烈火中向阳而生的勇气,熬过至暗时刻,终会看到自己的光。

【第3篇】

读《西游记》有感

暑假期间,我阅读了许多书籍,其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吴承恩的《西游记》。这书本是我国的四大名著之一,其文学地位不言而喻。

《西游记》里的人物性格鲜明,故事情节紧张刺激。例如神通广大的孙悟空,好吃懒做的猪八戒,老实忠厚的沙僧……这本书有许多有趣的故事情节,例如“猪八戒娶媳妇”,“三打白骨精”,“孙悟空大战红孩儿”。

我最喜欢的人物就是孙悟空,它神通广大,对师父忠心耿耿。“任师父虐我千百遍,我待师父如初恋,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在“三打白骨精”这个故事中就能很好的体现出来。

在这个故事中,师徒四人经过一个荒山,到了晌午,唐僧让悟空去摘些野果。孙悟空临走前绕着师父划了个圈,念完咒语就去摘野果了。这时白骨精嗅到了人类的味道,于是变成了一个貌美如花的姑娘,她左手挎个篮子,右手提着个绿瓶,向师徒三人走去。众人经不住诱惑,正欲走出悟空上了咒语的圈子,悟空赶了回来,火眼金睛认出了妖怪,于是一棒子打死了妖怪变幻的姑娘。可唐僧毕竟肉眼凡胎,误会了孙悟空,气的要赶它走,在悟空的道歉下,唐僧才原谅了悟空。

第二次,白骨精故技重施,这次是变成了一个年满八旬,手杵一根弯头拐杖的老妇人,出门寻找未回家的女儿,一步一哭的走了过来。众人都被迷惑住了,只有孙悟空看了出来老妇是妖怪变化出来的。只见悟空举棒抬头就打。妖怪唤出元神。唐僧痛彻心扉,认为悟空孽性不改,随意杀生,一心要赶它走,悟空跪地认错,最后在众人的求情下,唐僧勉强同意悟空一起上路。

第三次,妖怪变成了老公公,悟空一眼识出了破绽,但唐僧看不出来,悟空掏出金箍棒,欲挥向老头。唐僧见状,赶紧闭眼,默念紧箍咒。悟空头痛欲裂,翻身打滚。求生不得,求死不能。老头漏出阴险狡诈的笑容,

悟空还是在最后关头,忍着头痛,咬紧牙,挥棒打死了白骨精。这次唐僧吃了秤砣铁了心,一心要把孙悟空赶走。悟空痛心疾首,奈何也没有办法,跪别了师父。本以为唐僧和悟空的师徒情到此结束,

后来唐僧被黄袍怪抓去后,猪八戒去花果山找悟空搭救,悟空听到师父有难,心中一阵疼痛,不计前嫌,日夜赶程回来救了师父,可见它的神通广大和对师父的忠心耿耿。

最后,师徒四人经过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取得了真经,修得正果。

我由里面的人物想到了很多现实中的人,由孙悟空我想到了正义的军人,我们这些人民,就是一个个小唐僧,是他们的保护对象。他们高瞻远瞩,时刻以我们的安危为己任,保卫我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一路过五关斩六将,护送我们,给我们带来平安喜乐。今天祖国的繁荣昌盛,离不开所有革命先驱的英勇牺牲。每当升国旗时,耳边响起熟悉的旋律,看着眼前徐徐升起的五星红旗,我的脑海里总会浮出那些前辈们在浴血奋战,誓死保卫我们的人民和家园!献血染红了五星红旗!

我们生在和平的年代,但是历史不能被遗忘,耻辱不能被抹去,吾辈定当自强,化作英勇的战士,保卫我们的家园和千千万万的人民!

内容推荐

【下一页】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