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亲爱的安德烈》有感600字

读了龙应台的《亲爱的安德烈》,我有一种找到了知音的感觉,更有了一种振聋发聩的彻语,书中那些关于父母与子女的关系的描写,那些在我这样的中国孩子看来新奇无比的教育且见解独到的方式,令我的耳目一新,那个既有成人的老道,又不令孩子的偏激,既睿智幽默又天真灿漫的安德烈更是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书中的安德烈的生活充满了乐趣,他喝酒、聊天、听歌、开Party、旅行……,简直五光十色,丰富多彩,他甚至可以在信中反驳他妈妈的观点。在来看看我们的现在生活:早早地起床、匆匆忙忙的上学、没完的作业,上我们不愿意上的补习班……,即使偶尔也有短暂的放松和娱乐,也不多是来去匆匆,蜻蜓点水,从来无法尽兴,比起安德烈的自由和惬意差的何止十万八千里,安德烈遇到了挫折,妈妈龙应台来安慰他,而当我们遇到这种情况时,却往往收获得是家长和老师的联合斥责,安德烈成功时,妈妈、弟弟朋友会为他送去忠心祝贺, 但我们取得成功长辈虽然为我们感到高兴,可似乎成功一过,长辈们好像是忘了我们的成功,只记得我们的失败……,这难道就是东西方教育理念不同吗?

菲力浦在第34封信《独立宣言》中总结归纳出一个非常精辟的结论:欧洲人看人是看年龄的,只要满十四岁了,连老师也要用“您”来称呼学生。但是,中国的家长和老师们却往往忽略孩子的年龄,而是刻意的去强调辈份、尊卑,不管孩子是不是已经长大了,只要站在爸爸妈妈或是老师的身边,他的身份就是永远只能是个“孩子”,永远不能得到尊重,永远只能选择服从。难道在中国人的眼里,孩子只能算一个成人们随身携带的物件?中国人之所以不肯尊称一个14岁以上的少年为“您”,反是为了保住那点少的可怜的面子吗?顺着菲力浦的遭遇探究下去,我又发现了一点,那就是中国的父母在夸赞孩子时总对他的父母说:“你的儿子真厉害!”,“你的女儿真棒!”……诸如此类,真是可笑,这到底是在夸谁呢?由此看来,在东西方对待孩子的观念真的有着巨大的反差。

龙应台用书信的方式了解儿子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价值观,放下长辈的架子,以一个朋友的方式与儿子交换彼此的想法,没有批判、没有责怪,更多的只是理解和反驳,还有安慰。这正式我们要学习之处。希望父母与孩子之间都能够认识距离、彼此沟通,因为一切平等的对话必须建立在互相了解的基础之上。

内容推荐

【下一页】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