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读后感600字高中

有人说,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但当我读过鲁迅的《朝花夕拾》后,发现鲁迅的的方向更代表了当时一代人的方向,一个民族的方向!

《朝花夕拾》又名《旧事重提》,是作者对自己童年故事的回忆,前七篇反映他童年时代在绍兴的家庭和私塾中的生活情景,后三篇叙述他从家乡到南京,又到日本留学,然后回国教书的经历。

《狗?猫?鼠》中,鲁迅通过猫的形象,巧妙的表达了鲁迅对猫的仇视,以及对与猫相似的人的讽刺。但是,在《阿长与〈山海经〉》中却塑造了一位虽然愚昧落后的妇女,但内心却善良真诚。她一直处在社会的底层,甚至连名字都没有,但依旧有着倔强、坚强的性格。她对幼年时的鲁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唯独她记得在回家后帮鲁迅买了“四本小小的书”,所以鲁迅在文章中也表达了对她的感激之情。《五猖会》中的鲁迅对即将到来的五猖会充满了期待,但在准备出发时却被父亲用背诵《鉴略》阻止,虽然鲁迅对文章的内容无法理解,但仍然努力背下来了。鲁迅通过童年的经历表现了封建社会对儿童天性的束缚。但童年的回忆不仅如此,《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用孩童的视角将百草园的景色写的有趣生动,和貌似枯燥无味的三味书屋仍然能乐趣多多。那是孩子多么美好的时光啊!

但是,长大后去日本留学的时光却与儿时大不相同了。《藤野先生》里的藤野先生宽容大度,不介意鲁迅的外国人身份,严谨治学的态度。表达了鲁迅对藤野先生的思念。同时,鲁迅深感国人的落后愚昧,决定弃医从文,治疗国人内心的病态。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在面对着被列强侵略的,处在危难关头的中国,他用自己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诉求。《朝花夕拾》十篇散文勾勒了从清末到辛亥革命时期的若干社会生活风貌,他通过一个个生活小事,表达了反封建反侵略的思想,批判封建思想、封建制度对青少年的毒害思想。但同时也不乏对亲友、恩师的怀念,对人性善良真诚的赞美。

他是中国文化的先锋,但在现在,有人说他的文章难懂,但是在过去的旧社会,他也曾发挥着指引这社会光明的作用。而且对于现代人来说,他的对于祖国的爱,对社会的大胆揭露更需要我们去学习,去借鉴。

愿鲁迅作品不朽,爱国精神永不言弃。

内容推荐

【下一页】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