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场》读后感600字

愿有人能听你一诉衷肠

——读《笑场》有感

可好像读完了,也没有笑。就比如李诞名为《笑场》讲了一纸笑话,自己也无常。题序:未曾开言我先笑场,笑完过后听我一诉衷肠。何人在诉,诉何衷肠。

听吧,《扯经》(书开头的第一章)中的徒弟与师傅在庙中追求小北,一日一月一年未修正果反被小北嘲讽一次又一次……就当是闲杂趣文看了。作者说写的时候实在开心,确实,有时细读,平常的话竟变得浪漫,纵然小僧的七情六欲也值得感概,没有了肉麻的字眼,也不妨描绘苍白的生活。第一部分,就这样草草地过了,太多的感慨叫做自作多情,这个年纪还没学会如何利用自作多情。

后面堆积的短篇小故事,像日记,像写意,有的还没有明白具体想表达些什么,但我觉得大多一致。人活了,死了,有了,没了,去了什么地,经历了什么,爱了什么人,散了几些地……有的用荒诞形容最恰当,到处充斥日常言语的画面被修改的像“童话”一样。

“王大爷说,自己在家炖肉,在快熟了的时候,会听见炖肉说,孤孤独独、孤独孤独”“此世不乐,来世就乐吗?这些人真痴”“人要先感到幸福,才能看到玫瑰”字里行间感受作者李诞的独特,甚至很体面的真实。《笑场》一书,不只是笑笑的快乐,而是文字的力量,作者李诞自诩是没梦想的人,没做成过什么事,从始至终在细写人生的落差。或许大多数人皆如此,平淡无华一生,这是真实,真实的温暖。

当决定要表达自我的时候,也意味放弃社会层面的意义。在公众前大胆表达自己,源于一份自我,做勇敢真实的表达,不仅意味值不值得,而是能否有人听有人为此快乐,结尾的短诗是很喜欢的部分。我相信,人生的感慨,社会的批判,爱的人成了疯子,都会缓一缓,抱怨的人是懦夫,好像世界花花鸟鸟川流不息,真的有够嘈杂,嘈杂到慢慢失去最质朴的话语,简单的表情被打上标签,人山又隔着人海,慢慢、慢慢都被忽略。既然人死后剥开皮都是一团肉,何不更温情,更通透的去度过剩下的大好时光!

这些下来,也没聊到一诉衷肠,倒是听我言语一堆。作品中有句“近来因机缘获得一点儿开悟,找到活下去的理由——人生确实没有意义,但人生有美。”是啊,人生有美,怎么能看到悟出呢?作者李诞在写作品的过程中收获的美,而读者在李诞的文字中分享了美,祝所有的人的将来,都能抵过风风雨雨,翻山越岭后竟笑场,笑场过后诉尽衷肠,愿有人能听你一诉衷肠,致有缘人!

内容推荐

【下一页】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