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个细节教出负责任的孩子》读后感800字

【第1篇】

这两天我和儿子一起读完了《66个细节教出负责任的孩子》这本书,很有感触。责任感的问题既是社会问题,也是个人问题。一个人责任心不强,会给社会和国家带来损害或损失,如,1967年8 月23日,前苏联宇航员科马洛夫独自一人驾驶“联盟1号”宇宙飞船完成任务准备返航时,发现降落伞失灵,无法打开,减速无望,飞船爆炸,宇航员牺牲。造成事故的原因是地面检查人员责任心不强,忽略了一个小数点。同样,一个人责任心不强,也会给自己带来不好的后果,这样的例子书中很多。有这样一幅漫画,一只母鸡手拿一张纸,纸上写道:本母鸡保证:1、本母鸡下蛋,不见棱不见角;2、本母鸡下蛋,保证有蛋皮、蛋黄、蛋清。这样承诺大家一定会嗤之以鼻,明明是本分之事却要做出信誓旦旦的承诺岂不荒唐!  

美国著名总统林肯说过这样一句话:“每一个人都应该有这样的信心 :人所能负的责任,我必能负;人所不能负的责任,我亦能负。如此,你才能磨炼自己,求得更高的知识而进入更高的境界。”怎样才能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书中给出了答案,那就是从小抓起,从小事做起,从力所能及的事做起。回顾杨子恒出生以来这10年的时间,我们对照这66个细节既感到欣慰,更感到了脸红和压力。  

说到欣慰,是觉得我们在教育他的过程中,关于责任心方面的教育不缺失,有成功之处。比如说,在成效方面:杨子恒有良好的读书习惯,而且特别喜欢读历史、动物等方面的书;比较守时,有正义感;自己起床、叠被子、刷牙、洗脸、洗脚、整理书包、洗红领巾;能在我们的指导下清理自己的房间;能耐心地一个人把比较繁杂的乐高玩具拼装起来;外出旅游参观都是自己走路,特别是5岁时能一个人自己登上泰山等等。在方式上,我们经常通过讲故事来引导,通过身体力行来引导,通过换位来引导,通过提醒来引导,比如,有一次我在办理“两规”案件时,就把他带到现场,告诉他干坏事的下场就是这样的,对他很有触动。进入小学以来每学期都和他约法三章等等,十年来我们鼓励他多、赞赏他多、没有打过他、过分地管制过他,骂他也很少。

感到脸红和压力的是我们的做法还不够系统,平时就事论事的多;遇有急事代替包办的现象好比较普遍,比如,时间紧时往往帮他收拾书包、打洗脸水、穿衣服、找东西等;在加强引导方面我们家长有时做得不够,有时会在他面前玩手机;让孩子知晓身边事以及我们干什么事方面引导不够或者平时与他交流沟通不够;让他参与的家庭讨论几乎没有;有时心态比较急;有时用“利”来引导等等。杨子恒在成长过程中也有很多不足,比如,在陌生场合不够大方、有睡懒觉的毛病,时间管理上轻重缓急分得不清,重要事情忘记的情况时有发生,经常掉东西特别是红领巾掉了不知多少,主动做家务的情况不多,参加集体生活,积极参加活动少,看书深入思考少,有时犯了错误不能主动承认等等。

看了这本书以后,我和杨子恒进行了认真探讨,什么是责任心?责任心有哪些表现?我有哪些表现好的地方?我自身还存在哪些不足?今后如何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通过探讨,对照66个细节,在今后杨子恒的成长过程中,我觉得要做的事情很多,但必须抓住核心和关键,就是要让孩子更加具体和形象化地认识到什么是责任心;让我们从点点滴滴的小事、具体事、简单事做起,进而春风化雨。

“孩子的责任心有多大,撑起的天空就有多大”。责任心是人性格中不可或缺,左右人生命运,影响生命格局的一种力量和信念。有了强烈的责任心,就能“守道而忘势”, “行义而忘利”, “修德而忘名”。 社会学家戴维斯说:“放弃了自己对社会的责任,就意味着放弃了自身在这个社会中更好的生存机会。” 在社会大舞台上每个人都扮演着一定的角色和相应责任,如,为人父母,就要承担抚育子女的责任;为人子女,就要履行赡养父母的义务;为人公仆,就要忠诚、干净、担当;为人师表,就要关心学生,诲人不倦;为人学生,就要尊师重道,学而不厌。这种责任感是克服自己内在消极懈怠懒惰情绪的关键,是促使自己积极向上拼搏奋进的催化剂。但对孩子来说,你和他讲那么多高深的道理,他肯定不理解,也肯定不感兴趣。但责任心的培养对人的成长很重要,因此在今后的岁月里,我们将通过讲小故事和发生的小事情来让孩子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责任心是什么以及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的可贵。

“万丈高楼平地起”。责任心的培养必须要从小事、具体事、简单事抓起、做起,对我们家长而言,在大方向上要做好言传身教,教育孩子自己要不乱、不急、不怒,控制好情绪,遇事讲方法,多指导、多提醒、不包办、不代办。其次要循序渐进,鼓励孩子做好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收拾房间、书包、做简单家务;鼓励多动手,学会操作洗衣机、微波炉等家电;鼓励参加集体活动 ,多与人相处 ,多为别人服务;鼓励勇于认识不足、承认错误。对孩子而言,让他从引导做、到会做、到主动做、到做好。优点继续发扬和完善,不足注意加大引导、提醒和监督力度。总之,责任心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家庭、社会、学校的共同努力,但家庭是关键。“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今后我们将以这本书为指导,以责任感是孩子今后生活必需的品格为目标,努力将他培养成为一个敢于负责、自强自立的人。

【第2篇】

近期,我和女儿一起阅读了《66个细节教出负责任的孩子》一书,这本书通过教育的66个细节,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孩子的担当意识和责任感,内容充实,故事生动,深入浅出,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是一本值得品读的家庭教育类好书。

“人之初,性本善”,为什么长大以后,每个人的责任感会有那么大的差异?读完这本书以后,我觉得一个人的责任心,和幼童时期的家庭、学校以及社会教育密不可分。“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如果父母从小就给孩子种下一颗责任心的种子,那么,孩童长大以后,必定就会收获这份果实,具备这种素养,对家庭的责任,对事业的责任,对他人的责任就会根植于他们的内心,流淌在他们的血液里。

如何培养孩子的责任心,这本书给出了一个非常好的答案,那就是从做好一件小事开始。在生活中,我们往往忽略对孩子做事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孩子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总觉得他们还小,以后总有一天会做;总觉得他们做得慢,浪费了很多时间;总觉得他们做事情拖泥带水,孩子做过一遍,我们家长还要重复做第二遍。殊不知,这样的“觉得”,剥夺的是孩子劳动的天性,泯灭的是他们对劳动的渴望,更糟糕的是破坏了孩子责任心的养成。

做事的过程,对孩子来说,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劳动过程,而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体力和脑力的过程,他们会考虑,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最后做什么;他们也会考虑,我如何把这件事情做好,才能得到父母的赞赏,他们会格外的细心、认真。一个人的责任心,正是在这样的自我发展中不断培养起来的。

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做什么事,做到什么样的程度,读了这本书以后,也给了我很多启发。书中,大致把14岁以下幼童做哪些事情分成了七个年龄段,每个年龄段都有不同的目标任务和要求。如2-3岁,“孩子可以在家长指导下把垃圾扔进垃圾箱,或当家长请求帮助时帮忙拿取东西,帮妈妈把衣服挂上衣架,使用马桶、浇花、刷牙,晚上睡前整理自己的玩具”。我觉得这样一种分类是非常科学的,既遵循孩子的年龄特点,也符合孩子的能力范围,对家长有着非常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在这本书中,提得最多的仍是 “鼓励”和“赞赏”。孩子毕竟还是孩子,他们也有很多心智和能力不成熟的地方,我们家长应该给孩子多一些鼓励,少一些批评。不要害怕他们做事慢,不要担心他们做不好,真正放手让他们去做,在做的过程中感受做事的快乐,提高做事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得到父母的鼓励以后,他们会做得更起劲,更完美,孩子的责任意识、担当意识也在激励和赞赏中得到培养和升华。

内容推荐

【下一页】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