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比聪明比努力》读后感800字

玉须琢,方成器 

――读《不比聪明比努力》有感 

朋友们,请允许我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觉得一个人的成功,是聪明重要呢?还是努力更重要呢? 

在回答前,先让我们看两个小故事—— 

秦风,他自小才智过人,总能用最简单的方法写出极难的题目,可是长大后,他却把自己的“聪明”,用在了“骗人”上,害得自己差点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古时在金溪,也有个孩子,天生见物便能张口成诗,名唤方仲永。但方仲永的父亲是一个非常爱钱的人,于是方仲永被父亲当成了赚钱的工具,学业也就这么荒废了,等他长大后便一事无成。 

这两个故事都来自一本叫《不比聪明比努力》的书。看了这本书以后,我对开篇的那个问题有了自己的答案—— 

他们天赋异禀,聪明过人,可人生却不得善终,最大的一个原因就是他们后天的不作为、不努力。因此我觉得,一个人努力的程度远远比他们聪明的脑袋更为重要。 

朽木不可雕,美玉须雕琢。一个人的成才之路如同雕刻玉器一样,玉在没有打磨雕琢以前和石头没有区别,人也是一样,只有经过刻苦磨练才能成为一个有用的人。 

许多人认为人一出生就有智力好坏之分,就像学校也有好生差生之分。而我觉得,几乎所有的人,刚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都是一块未经加工的玉胚,只是有的人是红玉,有的人是翡翠,有的人是黄玉,有的人是墨玉;有的玉胚的形状是长的,有的玉胚的形状是圆的,有的玉胚的形状是三角形的,甚至有的形状我们都无法描述……总之,我们都是独一无二的。 

记得有这样一段对话。一块躺在泥路上的石头问一尊佛像:“为什么我们都是石头,你受万人膜拜,我却躺在这里受众人践踏?” 

佛像说:“那是因为我受尽了千刀万刮。” 

是的,若是佛像没有经受过千万刀的雕琢,他就是一块石头。 

那么,什么是雕琢?作为一名小学生,我们又应该怎样雕琢自己呢? 

如果你想更有效地雕琢自己,那首先必须弄明白自己是一块什么材料的“玉石”,是什么“形状”的。作为一名小学生,其实已经有萌牙意识。对于有些东西,我们接收起来会觉得特别得快,甚至在做有些事情时会感觉不到时光流逝。我想这其中最大的原因是“兴趣”所在。 

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也就是奋斗的方向之后,剩下的就是努力跋涉了。我们跟玉的第一个区别就是,我们的材质是可以不断丰富,不断精进的。那,靠什么来提升我们的材质呢?首当其冲的当然就是知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名家不是无墨之人。”毋庸置疑,“学习”是丰富自身内容的最好方式。 

我们跟玉的第二个区别是,我们是可以一直雕琢的。世界很丰富,人生这一路有太多的岔口,沿途时不时有荆棘,甚至还有陷阱。然而,一路上一定会每隔一段就会有美景和硕果。我们要做的就是一直走,用自己的现有资源,一路补充供给,不管流汗还是流血,直到完全走不动才可以进入永歇。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在路上,我正行速缓慢。不管是向导更换,亦或是同伴聚聚散散,甚至有时方向也不明朗。但这条自我“雕琢”之路,不可懈怠,我也不会懈怠,因为“玉须琢,方成器”! 

内容推荐

【下一页】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