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金《家》读后感800字

一代青年人的呼唤——读巴金《家》有感 

看了这本书的名字,眼前不禁浮现出一座老宅的模样:低调的青瓦灰墙,透露着庄严气息的沉重的大门,还有门前两只伫立的石狮子。一切都是那么宁静、和谐。然而在读过这本书之后,我所看到的,是一代青年的呼唤。 

在这本小说中,我看到了作者的留恋和愤怒的心情。小说中的老宅有及部分人物都是以作者身边的真实情况为原型的,他身边有许多人正在承受不公平的命运,包括他自己,但他决心反抗这个命运,这些情绪鼓舞他来写一部旧家庭的历史,正如他在后记中提到的,是“一个正在崩溃中的封建大家庭的全部悲欢离合的历史”。 

小说中男性代表人物是觉新、觉民、觉慧三兄弟,他们是那个大家庭中的年轻一辈,是具有进步思想的一辈,他们有着自己掌握命运的觉悟。这一点在觉慧身上表现得尤突出。但他们三人代表着三种不同的性格,也由这不同的性格而得到不同结局。而女性代表人物梅、琴、鸣凤三人也有着不同的人生道路,但女性总归是受压迫的,是不自由的。 

每一个人的命运都是在那个老宅的背景下发展的。对于那个老宅,书中也作了描述,只不过掺入了作者的情感,显得意象化了:“街中寥寥的几个行人匆忙地走着,留了一些脚印在雪上,就默默地消失了。深深的脚迹疲倦地睡在那里,也不想动一动,直到新的脚来压在它们的身上,它们才发出一阵低微的叹声,被压碎成了形状,于是在这一白无际的长街上,不再有清清楚楚的脚印了,在那里只有大的和小的黑洞”。这是门前街道的描写,读了这一段,我仿佛听到了那些被封建礼教残害的年青人的低微的叹声,而在对于大门的描写中,这种感觉更甚了:“有着黑漆大门的公馆静寂并排立在寒风里。两个永远沉默的石狮子蹲在门口。门开着,好像一只怪兽的大口。里面是一个黑洞,这里面有什么东西,谁也望不见。每个公馆都经过了相当长的年代,或者是更换了几个姓。每一个公馆都有它自己的秘密。大门上的黑漆脱落了,又涂上新的,虽然经过了这些改变,可是它们的秘密依旧不让外面的人知道。”寥寥数语,朴实无华,没有华丽词藻的堆砌,却道尽了作者对老宅的情感。 

关于书中的人物,他们各自有不同的命运。在我看来,觉慧这个角色无疑是成功的,我在他身上仿佛能看到作者的影子,他是最能坚持同封建礼教作斗争的,在他的影响下,他的二哥也开始反抗命运,追求真爱,而大哥觉新的命运无疑是悲惨的,他一开始便服从于命运,他不能和心爱的女子在一起,他的妻子也因难产而死,在巨大的伤痛的打击下,他终于看透了,书中最后也提到,他开始暗中支持觉慧的斗争,这就是思想的进步。对于三个女性,其中梅和鸣凤都是封建礼教的受害人,但鸣凤更有一分抗争意味,她不想屈服,选择了自尽,这对于她也许是最好的解脱。作者将希望寄托在琴的身上,她代表的是万千被压迫的女子,但她懂得抗争,勇于抗争,她是勇敢的,她给我们带来了新鲜的空气。 

作者说过,他将这本书读了五遍,当他五六年后再次阅读时,他还有耐心把它从头到尾修改了一次。“我简直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我想笑,我又想哭,我有悲愤,我也有喜悦。”这是作者真实的心情,他将心血倾注于这本书,是要告诉我们青春是美丽的东西。他想说:新的思想总有一天会冲破枷锁,旧的制度终会被推翻,而年轻人就是重获光明的希望。 

这是一代青年人的呼唤! 

内容推荐

【下一页】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