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多芬传读后感900字

在痛苦中寻觅欢乐——读《贝多芬传》

“人生的钟摆永远在两极中摇晃,幸福也是其中的一极,要使钟摆停止在它的一极上,只能把钟摆折断。”《约翰·克利斯朵夫》中这样写到。这种每每与幸福只短暂碰撞的经历,正是贝多芬人生的真实写照。然而,一直沉浸在欢乐里便如同风平浪静的大海,了无生气,唯有在与幸福和痛苦的激烈碰撞中,才能成就美丽的浪花。

苦难与欢乐一直与贝多芬形影相随。他在艰苦又充满残暴的童年里依然怀有对音乐的巨大兴趣;在耳聋折磨、疾病缠身之时依然坚持创作;在穷困落魄、为家庭操心之时依然没有放弃对艺术的追求。“仿佛是境遇的好意,特意替他不断地供给并增加苦难,使他的天才不至缺乏营养。”但在种种苦难的交织之下,《英雄交响曲》的旋律在回荡,《欢乐颂》的歌声在耳畔萦绕。贝多芬追求艺术,追求自由,即使在痛苦的漩涡中也要坚持自己的信仰,将欢乐奉献给给予他苦难的世界。

苦难是生活的一剂良药,它虽无法改善现实的生活境遇,却能让人的头颅高昂,走向精神的高地。老舍说:“生活是一种律动,须有光有影,有左有右,有晴有雨,滋味就含在这变而不猛的曲折里。”的确,每个人的生活总难免伴随有阴雨天,而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经历过苦难的洗礼,成功才显得弥足珍贵,为成功付出的努力才更有价值。

由贝多芬用苦难换来欢乐的人生,我自然想到了现实中的挫折教育。面对摔倒的孩子,国外的父母总是鼓励他们自己站起来,让他们在一次次的摸爬滚打中学会走路,而中国的一些家长却会忙不迭地将其抱起。殊不知,这样却让孩子失去了一个磨砺自我、发现探索的机会。“啃老族”现象的出现,钱学森关于“中国为什么培养不出顶尖人才”的发问,大概跟挫折教育的缺乏有一定关系。

高二的那堂挫折教育班会课让我印象很深。不要畏惧、逃避挫折,当挫折真正降临到自己头上时,坚持一定能战胜它,如落难的王子。

“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贝多芬的一声呐喊不仅是个人内心的强音,更是对人类的呼喊。村上春树言:“每个人身上都背着一个十字架。”有人被压倒而止步不前了,有人却在一次又一次的跌倒与站立中继续前行。要以什么样的姿态面对人生,是每个人都该思考的。

内容推荐

【下一页】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