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飘》有感800字

【第1篇】

明天又是另外一天了——读《飘》有感

我还记得,初见这本书时,看着它的名字,便想到了春天大概四五月份时,随处可见的柳絮,还让我想起了冬天在南方并不常见的雪花,可遗憾的是,这本书的内容可跟这两种东西一点边都不沾,可若是让你用一个字来形容柳絮,雪花的运动,那便是“飘”了。 

不得不说一下汉字的博大精深。《飘》原本直译过来是“随着风走”,可随着风走只用一个汉字就可以表达了,这便是《飘》了。总觉得这个名字很美,因为柳絮,雪花的飘落本就给人一种很美却又脆弱的感觉,所以,我即使在翻页的时候,也是小心翼翼的呵护着。终于,在一个下午读完了这本书,我对这本书又有了新的定义,它就像是一个老师,教给了我太多东西。 

整本书里,我最喜欢的一句话就是“明天又是另外一天了”,这也是思嘉的座右铭。明天就是另外一天了,也就是说,新的一天很快就会来了,过去都已经过期,那就让一切的不愉快,一切的痛苦,都随着逝去的那一天一起逝去吧,另外一天可以是新的开始,一切都可以从头再来。这句话就像是给了人无限的希望,让人觉得一切都可以从头开始,又让人觉得,一切都会好起来的。这本书的最后一句话也是这个,让人对结局充满了希望,正如“一千个人心目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我们每个人在看完这本书的最后一句话以后,心中都有一个结局,一个完完全全属于自己的想法。 

这本书的主角,无疑是思嘉了,在她身上,我看到了人性自私贪婪,吝啬可鄙的一面,但同时又看到了她坚强勇敢,富有责任心的一面,如此的矛盾,实在是让人又爱又恨。可最后,我还是像大多数人一样,被她那光辉的一面所打动,毕竟谁又是十全十美的呢,就像我们其实从来喜欢的都是金子的光亮,而不是金子本身。

她是那么的敢爱敢恨,在她勇敢的向希礼表明自己的心意被拒后,就毫不犹豫的给了他一巴掌。她还将婚姻看得如此随意,仅仅是为了报复便随便找个人嫁了,也许是上帝也看不下去她如此态度,让她结婚两个月就成了寡妇,还有一个遗腹子。只能穿黑色,不能参加任何娱乐活动,只能每天呆在自己讨厌的医院里照顾脏兮兮的病人,这对十七岁的她而言是多么难以忍受的折磨啊。不过好在,她够坚强,她无论在心里多少次的发疯,还是让一切不快都过去了。

她是那么的有责任心。尽管她并不喜欢梅利,甚至有时会恶毒的想要她死去,可当她答应了希礼要好好照顾梅利以后,即使在战火纷飞她也没有抛下梅利不管,即使在自身难保的时候,她也想尽办法护梅利的周全,就连她的母亲来信让她回去,她也没有离开梅利。其实她完全可以抛下梅利不管,可是她没有,她义无反顾的选择了承担,一如她选择照顾塔拉的每一个人而不是丢下塔拉这个烂摊子一样。

她还是勇于面对现实的,不管怎样,不管有多么困难,她都会用“明天又是另外一天了”来激励自己,让自己保持清醒。当她好不容易从亚特兰大的战场上带着梅利和她的孩子回到了塔拉,本以为可以过回从前那般无忧无虑的日子,谁知道等待她的竟是母亲在一天前病逝,父亲变的呆呆傻傻,种植园被北方佬破坏的一文不值,价值几千万的棉花也被付之一炬,我想,很少有人能在这种打击下依旧不减风采,可是,思嘉却做到了,在她看到,知道了这些以后,她并没有就此消沉下去或是终日的以泪洗面,她很快就从打击中清醒过来,而不是当一个逃避现实的胆小鬼。因为她始终知道明天又是新的一天,新的一天就会有新的开始,所以,她并不需要担心太多。

当然,我必须相信思嘉她是一个内心强大并且足够坚定的姑娘,面对众多的指责与流言,面多众人的纷纷反对,她依然去亲自管理锯木厂,依旧按着她的计划走,而不是好好呆在家里当家庭主妇。如果是我,我或许就会放弃自己经营锯木厂,我实在是没有这么强大的内心承受外界施加的如此多的压力,可思嘉不仅不仅做到了,还做的非常好,这是要有多么强大的内心啊!

我始终相信,结局会是美好的—— 

——“毕竟,明天又是另外一天了。”

【第2篇】

漂泊的生命,乱世的佳人

——读《飘》有感

今天我累了,不能想了,明天再想吧!

——题记

《飘》的英文名本为”Gone with the wind ",故事讲述的是一个以美国南北战争为背景的爱物故事,进述了作为“南方人"的郝思嘉坎坷的曲折而又丰富的人生,讲述了一个对爱情懵懂无知的少女在无数次跌倒中成长,大彻大悟的经历。当南北战争结束,佳人的故土gone with the wind,她所爱的,爱着她的,一切一切都也随风飘逝。

仅仅写了一部作品就名扬天下并在文坛上占有一席之地的作家是绝无仅有,而美国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便是这样一位作家。

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从境遇各异的每个人眼中,看待每个角色都也不尽相同。《飘》是一部有关战争的小说,但作者并未把着眼点放在战场上,作为一部从南方女性角度来叙述美国内战的小说。它着重描写了留在后方家里的妇女饱受战乱之苦的体验和感受,从战争伊世对战争怀有的崇敬心理,对战争的全然支持,到因战争而带来的失去亲人的痛苦,不得不屈服于失败的命运以及战后立志重建家园的艰辛历程。

小说的开头作者就着重描写了故事的主人公郝思嘉,出身种植园家庭的思嘉年轻漂亮,个性鲜明,对南方上流社会那些条条框框有着天生的反感。然而不幸的是,在她尚属青春年少的十六岁花季时,她就遭遇了情场失意的痛苦。她爱上了风度翩翩的邻居卫希礼,可卫希礼却娶了善解人意的表妹媚兰,使郝思善更不幸的是,战乱接踵而重,整个南方社会不得不投身于战争。而她在为生存而奋斗的过程中,她性格中为人称道的一面也就凸显了出来。

思嘉性格为人称道的另外一点,就是她的责任心。尽管她不喜欢她的妹妹,尽管她对自己的孩子能顾不周,尽管她对黑人态度严厉,但她在最困难的时候,并没有抛弃大家不顾,而是千方百计统筹安排,她义无反顾地把一切承揽在自己的肩上,她不畏困难,敢于面对困难,想尽办法克服困难的勇气着实令人钦佩。

我们再来看小说的结尾,真心爱慕思嘉的白瑞德最终因为失望而决定离开思嘉,而此时的思嘉才刚刚意识到自已真正爱的人其实不是卫希礼,而是白瑞德。可是,白瑞德觉得自己虽然和思嘉生活在一起,但两人的心从来没有合二为一过。思嘉虽然也伤心,痛苦,却没有撒泼耍赖。“我明天再想想这事好了,到塔拉去想。那时我就承受得了了。明天,我要想个办法重新得到他。毕竟,明天又是另外一天了。”这就是思嘉在碰到困难时屡试不爽的法宝。

是呀,今天即将过去,不管有过什么成绩,或是有过什么痛楚,一切都属于过去。而明天,已经是另外一天了! 只有把每一个明天当做新的起点,为实现自己的目标更加努力奋斗的人才算得上是智者。

内容推荐

【下一页】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