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读后感900字

重品三国、收获良多——读《三国志》有感

梦回三国,壮,战将策马横枪,血战沙场;纵观百年,感,谋士运筹帷幄,调控八方。

今年暑假,我在家阅读了《三国志》这本书,它记述了东汉末年到西晋统一这段历史,主记魏、蜀、吴三国中的重要历史人物,与《史记》、《汉书》、《后汉书》合称前四史,成就极高,传诵千年,经久不衰。

观《武帝纪》有感

曹操逞才居相府,牢笼英雄用文武,厉兵秣马平诸侯,总领貔貅镇中土。

读罢魏书后,雄才大略的魏武帝曹操着实令我钦佩,与三国演义中夸张的“奸”不同,正史中的曹操更多的是才,他散财招兵、力破黄巾;生擒吕布、勇猛无敌;官渡之战、智谋超群;马踏塞北、剑抵辽东;一统北方、百姓安居;屯田戍边、巩固疆域;匡扶大汉、重振威仪。虽有奸雄之相,却始终没有废帝自立。因此历史上文人学士对他褒贬不一。

不过我认为,想要全面地认识一个人,还需辩证看待。子曰:“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他虽有独断专权的一面,但也唯贤是举,择善而从。虽有乌巢烧粮、以少胜多的壮举,却也曾被马超追得丢盔弃甲、割须弃袍。虽在沙场征战一生,却能成就建安风骨,开创慷慨悲凉的一代诗风。在反复地阅读武帝纪后,结合各家评价,我读出了属于我自己心目中的英雄形象。

观《诸葛亮传》有感

诸葛亮是古今都备受赞誉的忠诚。昔有杜工部感叹“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今有鲁迅先生赞美“孔明多智而近妖”,气周瑜、骂王朗、擒蛮王、妆神兵、抚琴退仲达,斗阵辱司马,肩负托孤之重任,愿以只手将天补!遍观他的美德,最令我动容的是他的忠诚。 “忠”,即忠君爱国,在皇叔将寡兵微时奉命,一生兢兢业业,白帝托孤后,谦逊依旧,忠心不改,后主虽弱,仍尽心扶持,忠于刘氏,忠于汉朝。

“忠”,不仅在封建王朝备受推崇,它的现代意义也十分丰富,现如今中美关系恶化,美方的霸权主义不时侵扰着我国的合法权益。忠于自己的祖国,是中华儿女的本分之事。但却有些崇洋媚外的人,为了些许蝇头小利,不惜出卖自己的良心,出卖自己的国家,助纣为虐,致使部分国家反华势力更为猖獗。通透武侯的一生,让我明白了“忠”的意义,这将使我的人格更为完善。

世事纷纷无穷尽,天数茫茫不可逃。在岁月的打磨下,英雄已逝,只留下一幅幅雄奇壮丽的图画,供后人欣赏。其实,忠臣也好,奸贼也罢,是是非非,自该留给后人评论。人在世上,做事还应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持于社会,对国家有利的事,只要做的是正确的事,问心无愧,又何患闲言碎语,冷嘲热评呢?

《三国志》穷极一生也难以品近的文化魁宝。挖掘史事内涵,赋予时代意义,争做顶天立地的中国人! 

内容推荐

【下一页】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