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你,归来仍是少年》读后感800字

愿你,归来仍是少年

——读《愿你,归来仍是少年》有感

白雪一样无暇的少年岁月,因为它那样白,那样纯净,几乎所有的事物都可以涵容。

——题记

愿你我归来都仍是少年,保留那属于少年的独有的一片初心。

相信大家都读过林清玄的作品,尤其是散文,其中有些名篇也是入选了中小学语文课本中,他是少有的能在回忆性散文中将当时意气风发的少年形象展现的淋漓尽致,并以近似于少年的文笔进行修饰和补充升华。从字里行间你能感受到作者就在你眼前,那一个个生活场景就在你面前,栩栩如生,那浓厚的乡土气息——台湾特色也浅藏在文章的“角落”中。

家庭

书里的散文一篇篇的独立命题,看似毫无关联,其实暗含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书中第一部分寄托了自己对父母的感恩以及几件二十的琐事,看似普通而无趣实则是朴实而真切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以作者父亲为典型揭露了当时人们生活艰苦但不缺乏快乐,贫穷却不丢失志气,失败却不抛弃自信,豁达开朗,热情淳朴的台农形象让人印象深刻,也让人心生憧憬,如今这种物质的生活让很多人怀念曾经虽不富有但是平凡而富有精神趣味的乡村生活,静谧而和谐。这是他关于小家的记忆,也是林清玄个人童年快乐无忧的象征,也让他慨叹:“经百千劫,犹不能报父母深恩。”或许正值少年的我们应抓住机会在不留遗憾的时候去真诚的感恩父母,或许是长情的陪伴,也可以是长情的告白,莫等追悔莫及时,再去寻他千百度,终是不再灯火阑珊处。

故乡

作者长大离开家乡,未能亲眼目睹家乡的巨变,等学成归来时已是物是人非,他不禁有些感慨时间的易逝,年华的匆匆,于是第二部分他便着笔于家乡,如红极一时如今生意平淡甚至有些冷清的“仙堂戏院”,常结伴前去游玩的“溪洲荣阳堂”也逐渐退出了历史的舞台,不仅仅是台湾,有很多地方大部分人文或自然景观都已经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为了呼吁台胞再次领略家乡之美,他与多位作家合作编著了《阅读故乡的一百种方法》,但远不止一百种,一个台湾人的心中就是一种家乡。在时间的笼罩下,不止是人在变,物在变,情怀等等都在变,沧海桑田,过往终将成为过往,希望一切的一切都能够被珍惜,被保留到永远。

社会

谈了家庭,聊了故乡,再来说说社会吧。在少年时期以及回乡的时候,走南闯北之际,遇到了很多人,感受到了人性的光辉,感受到了社会的温情,也感受到了那人心深处的温暖与柔情,如林妈妈水饺是对于劳苦生活的坚持,苦中作乐的象征,天下第一针,一针五元钱,是老手艺人对于这项手艺的传承与坚守,这是理想的社会之写照,不要去讨论社会的黑暗,应该倾向于社会的光明,无论如何也要心向光明,奔赴光明之处,哪怕荆棘丛生,向阳而生,目光所至皆是心之所向。时间能带走的都是一些表面的东西,内在的情怀,情感,如果你想去保留那谁都带不走,就像该来的人你挡不了,该走的人你留不住,有些事情靠的是缘分,而更多的东西依靠的是坚守。

人的一生就是在得到和失去中度过,我们可以得失的可以是物件,可以是金钱,可以是名声,可以是对生活的信心,但我们绝不能丢的不是自信也不是勤粉,而是一直以来坚守如初的少年本心。当我们最纯洁最善良时候所追逐的梦想是最真实最切合实际的,有些远大的理想值得我们去一生追求,有些问题值得我们去用一生思考,有些道理值得我们用一生去证明,保持自己的信仰,追逐自己的本心,将本初的自己留住,纯洁而善良,平凡而淡泊。世间万物皆是行色匆匆,只有执着和善良才是恒定的风景,是人性的光辉。

或许大家都只是把执着与善良装进行囊奔赴四方的普通人,一路上风雨交加仍是迎难而上。

我们都是蓬勃向上的少年,愿我们,也愿所有人,归来时仍是少年,本心依旧。 

内容推荐

【下一页】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