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还是分担作文1500字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身相依,这才是伟大的爱情,坚贞就在这里。”这是舒婷眼中的爱情,打动了千千万万的华夏儿女。“同甘苦,共患难。”无论是艰辛还是幸福,都要一起分享与分担。“痛苦与人分担,痛苦便会减半;欢乐与人分享,欢乐便会倍增。”这并不是爱情的专属,同样也是每个人有待开发的的“外挂”。

有个亲戚在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孩提时代时送给他家两筐桃子,一筐是刚成熟的,一筐是熟透了的。潘基文对父亲说:“我们最好把这些桃子混在一起,然后分给邻居们一些,让他们帮着我们吃,这样就不会浪费一个桃子了。”

也许有人认为潘基文送桃“亏”了,但我认为他是“赚”了。桃子那么多,他们一家人吃不掉,堆在家里烂了得不偿失。反之,将桃子分享给邻居们既不会浪费,又能将这份“甜蜜”带给更多人,促进了邻居间的友谊

有很多人会说现在的邻居间的关系没有上一个年代的好了,人心好像被隔离在了冰冷的防盗门后。那弄堂间的嘻声笑语,那欢乐的日子好像近在眼前,却在我们的不经意间悄然逝去。那种亲密的邻里生活随着时代的改变而不复存在,徒留在老人们内心深处的记忆中。正是因为我们少了分享与分担的“能力”。

放下手中的iphone吧,到外面去走走,关怀一下邻居,见面了友善地问个好。家里的东西买多了送邻居些,与隔壁家那个孤寡老人聊聊天。这都能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鲍叔牙在管仲穷困落魄的时候帮助他,一直欣赏他的才华,陪他度过难关。鲍叔牙在自己的主子小白当上国君后飞黄腾达时也没有忘记管仲,向齐桓公举荐他,共享名利,共事一主,给管仲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鲍叔牙因此被后世所称颂。朋友有难时我们应尽力相帮,成功时也别忘记他们。

当然也有些自私自利的人只想让他人分担自己的痛苦,不愿与他人共享自己的快乐。他们在失落、人生的低谷时,渴望他人的安慰与帮助。在得意、人生的巅峰时,往往会忘记他人曾经的帮助,心安理得地独享成功的果实。这样的人往往会受到世人的唾骂与不屑。

春秋时期,吴国大败越国,越王勾践去给吴王夫差当奴仆。在范蠡和文种的帮助下,勾践骗得了夫差的信任被释放回国,并经过十年的奋斗打败了吴国。越国能灭吴国,范蠡和文种应该是最大的功臣。范蠡在灭掉吴国后隐居齐国并派人送了一封信给文种,劝说他也赶快离开,勾践心胸狭窄,只可与他共患难,不能同他共富贵。“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但是文种不相信这些话,还回信说:“我立下这么大的功劳,正是该享受的时候,怎么能就这样离开呢?”果然在文种当丞相不久,勾践就容不下他,受赐剑自刎而死。

西汉刘邦登基后为了打压韩信的势力,把他改封为“楚王”以远离自己的发迹之地。然后又在有人告发韩信“谋反”时将他贬为“淮阴侯”。不出几个月吕后借谋反之名在长乐宫将韩信杀死。这对曾共患难的君臣在天下大定后只相处了一年多,韩信在临刑前不禁发出了“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的浩叹。

勾践与范、文两人共进退从夫差手中逃出并灭了吴国,刘邦在韩信的辅佐下从项羽手中“偷”得帝位。尽管我佩服勾践卧薪尝胆、忍辱负重,也对刘邦对汉民族的统一、中国的统一强大,汉文化的保护发扬有决定性的贡献表示钦佩。但是他们都在功成后就卸磨杀驴,翻脸不认人,独享荣华,这会让许多大臣心寒,也会遭到后人的唾弃。“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像这样只愿别人分担苦难、不愿共享成功的果实的人,帮助他的人只会越来越少。

现在独生子女有很多,家长对孩子过分的呵护,甚至是溺爱,使孩子们变得骄纵。老人对子女的爱并没有得到回报,啃老族越来越多。这是当今社会的普遍现象。我们应为改变这种现状做出一份贡献,首先我们要学会分担,学会分享。分担他人的忧愁与困苦,分享自己的快乐与成功。不要做自私自利的人,不要万事以自己为中心,多为他人考虑,试着站在他人的角度看待问题。人是活在群体中的,这个社会需要这种正能量。


内容推荐

【下一页】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