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600字

尝一份美食,品一味人生

话说这几年中央卫视记录频道有一档纪录片叫《舌尖上的中国》,火遍了中国大江南北,它之中对美食的介绍令人们垂涎欲滴,使咱们的老百姓们了解到原来中国有这么多的美食,也将咱们中国的传统美食推广到了全世界。

在文学创作中也有不少文学家写过关于美食的文章,他们大多数是写某一种美食,其中往往承载着作者对家乡或某个人物的情感。而既是文学家中的美食家,又是美食家中的生活家,恐怕也只有汪曾祺老先生了。

一本《人间有至味》带我走进了汪曾祺老先生的生活里,汪曾祺老先生出生在战火纷飞的年代,一生经历了无数次的磨难和挫折,但他都挺过来了,并且坦然面对生活,他对美食的研究就是对他生活态度的最好体现。

进入现代社会特别是近几年来,“吃货”一词出现在了人们的视线中,而且这个词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了。但我认为吃货和美食家还是有着很大的区别的。爱吃,吃得多,就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吃货”了,但只有研究美食,感悟美食的才能称得上是美食家。但汪曾祺老先生又不不像是一位纯正的美食家,他的文章清新,美好,使人感觉他并没有刻意的去研究美食或者某物,而是很简单的就是把他的经历给记录下来。家常,平淡,却又不失深意。

全书一共记录了近四十种不同类型的美食,每种的介绍都十分详细。正如汪曾祺老先生所说,很多菜都是馋人瞎琢磨出来的。它们经过岁月的洗礼传承至今便成了传统美食。汪曾祺老先生在日军侵华期间到西南联合大学去读书,在那里待了很多年,所以对那里也有一份很深的情感,他写的很多美食都是关于昆明的,其中又以写昆明的菌类为代表。他在“菌小谱”中写到“我在昆明住过七年,离开已四十年,不忘昆明的菌子。”他将平常的菌子用平常的手法描绘了出来,却给人一种不平常的渴望感。这就是汪曾祺老先生作为文学家的厉害之处吧。

读完这本书,我便去了一趟西安,西安也是一座以美食而闻名于世界的古都。在这个喧嚣,快节奏的社会中,我们也应偶尔停下脚步,去品味美食,享受一下生活。像汪曾祺老先生一样用自在的生活态度,把每个平凡的日子过得有趣。 

内容推荐

【下一页】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