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我的方式作文600字

【第1篇】

我又一次晚从班里出来了半个小时。老爸很不理解:“你在家怎么从来不做家务?”

在所有班委中,卫生委员大概是最冷门的一个。可能是卫生,总对劳动有那么一些关系。在我们班,卫生委员已换了两任。而这两人却都是草草看大家做完值日便罢,也不管质量,有时更是跑得比值日生还快。于是,老师便把希望寄托在了我身上,希望我这个新卫生委员能以自己的方式带大家把班里的值日搞好。

方式是有的,可“大家”却忘了装进兜里。

根据观察,我发现,几乎没有人喜欢做值日。每天无论我如何催促,如何提醒,总是有人不做值日便溜之大吉。我也不愿去和他们计较,便一个人默默承包了所有的活儿。每天下午放学,必定是一场“空旷沙场,刀光剑影,血汗交汇”的大戏,只不过战士只有我一人,刀剑是扫把,拖把,敌人只是些灰尘纸屑罢了。这看似孤独而乏味的工作,只不过是我诠释责任的方式罢了。

我的方式,就算是病痛也无法改变。有一个周五,我有些发烧,放学时赶上病势渐重,平日中轻盈得能随意玩弄的扫帚,板擦犹如铁棒与哑铃般沉重,而混沌的思绪却一直没有出现过“提前离开”的字样。扫地时,每扫一排我就要休息一会,拖地时,每拖一列都会留下点点汗滴。终于收拾妥当,扶着墙走出教室的我,看到别人班教室那凌乱不堪的场面,心中不免无比自豪与满足。而换来这份美好的,劳苦而又有些许辛苦的工作,只不过是我诠释责任的方式罢了。

当卫生委员已有两个年头。而班里的同学们也终究因我的“耳濡目染”与“潜移默化”开始认真的对待值日了。现在的每天晚上,不再是一个人的孤军奋战,而是六个人的齐心协力。教室里以往的冷冷淡淡,变成了尘土飞扬,热火朝天。而在那犹如龙飞凤舞的拖把扫把之后,却依然还藏着我的身影,依旧卖力地打扫着,不放过每一个死角。而这样亲历而为的工作,只不过是我诠释责任的方式罢了。

每天晚上都能听见别班老师向卫生委员抱怨卫生情况的声音。我很不解。为什么有些人对待责任会是如此漠视?为什么当初口口声声说的负责一到付出实践时却都会化为泡影?也许,是没有找到对待责任的真正方式吧。而忍受孤独,忍受辛劳,亲力亲为,不得马虎。这便是我对待这责任的方式。卫生值日事关虽小,但只有由小,才能及大。

对待责任,每个人有自己的方式。而我用我自己的方式,诠释我自己的责任。

评语:文章能由叙事进而引出对自己方式的认识,有进步!但文章的情节设计仍不够理想,前后体现方式就是“扫”。情节有些雷同,试体会。

【第2篇】

现在给你一本书名,你可以以任何方式读完它,你会如何选择?

有人可能会选择电子书,在网络上看书既便宜又快捷,深受大家喜爱;有人可能选择纸质书,感受作者字里行间的真挚情感,颇有文化气息;有人可能选择看电视剧,从画面更能逼真地看到人物形象,毫不费力的“读”完一整本书……

而我选择的方式则是听书。

在我家有个陪伴我多年的小收音机。每当它一响啊,我就停下了我手中所有的事,只抱着我的收音机坐在沙发上不动窝。

不同于文字的魅力,它更需要从朗读者的语言中体会某种情感。我可以从声调中感受剧情的发展;从语速中感受人物的心理;从音量中感受人物的情感。不同于画面的生动鲜活,它更需要听者的想象。不同于电子书的快捷,它更需要细听每一个字。伴随着背景音乐的“锵锵”声,我的心情也随之起伏,仿佛身临其境一般。它,带给我千百种感受。

平日里,最爱听单田芳讲《三国》。准确,生动,鲜明是他讲书的特点。像是把每个人都说活了一样:刘备的仁义善良;曹操的大志大略,诸葛语调,让人不觉投入其中。

姥爷平时不与我们住在一起,每次去看望他时显得有些生疏,只限于聊聊平时怎么样之类的。但得知姥爷闲暇时也爱听评书,这可有得聊了!有一次吃饭时,评书里正好在放“三顾茅庐三分天下”,我和姥爷听了以后就开始“交流”起来了,都忘了饭桌上渐凉的饭菜。听姥爷给我讲,当时天下的局势,最后越讲越远,从古至今。它拉近了我和家人之间的距离。

其它的阅读方式或许省时省力,但快速短暂的记忆不会深刻。我有我的方式,用听感受最细腻的语言文字。

评语:文章的角度很好,能把听书的方式以具体的内容展现出来,好!但文章在写姥爷听书部分因此不明确,与自己的方式没有太大的关系,点题扣题应围绕“我的方式”,加油!

【第3篇】

每个人做事有每个人的特点,对不同事件也有不同看法。同样我也有别出心裁的方式。

今年夏天我仅背着一个小包,手持一本语文书来到了贵州黄果树大瀑布前。读着大瀑布的课文,欣赏着宏伟壮观的景象仿佛置身于仙境。

我是一个比较奇怪的人,不喜欢在幽静的地方看书,同样也不愿意像“低头族”那样边走边看。我向往触景生情的意境,读一句诗或者一句话,看一眼风景,来验证书上的内容和切身感悟一下大自然的美妙,体会出与书不同的东西。

伸出手来触摸瀑布溅起的浪花,吟一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看滚滚河水涌入下游,读一句“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仰望空中随风飘荡的水雾,念一句“山色空朦雨一起”……

在这种地方读难免会引起一些嘲笑之声,笑我不懂得游山玩水,我不去理会他们继续呆在我的世界里。有三、五成群的大人从我身边走过,讨论着哪里最值得留恋,太俗!有两个年轻女孩摆各种姿势拍照留念,太幼稚!有个老者不紧不慢第支起三脚架,架好相机,踱步寻找角度,太繁琐!我认为至需品读着课文,注视着美景就可以了。有些人只把山水留在手机里,而我将它刻入心中,总能浮现在我的脑海里。用我的方式旅行,永记山水之美。

有人说美好是短暂的需要借助外力来记下,而我认为人的一生都是美好的,不需要多么浮夸的方法来记忆,用心体会就够了。正如“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我会如落叶一样无声无息,随风摇曳地落在地上,静谧、优美地度过一生。我要用自己的方式做事、思考、走过我自认为“不平凡”的一生。

评语:文章的角度真不错,文章有具体的例子来体现自己的读书方式,很好!但文章除在瀑布前细写之外,应在结尾议论前再例举其他地方读书的情形。试体会。

内容推荐

【下一页】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