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上的欢声笑语

开学这么久,最难忘的课堂就是爸爸讲的《送元二使安西》一课。

上课铃声刚响过,爸爸就已经站在讲台上了。问好之后,我爸爸就开始板书课题了:“我先写一个字,然后写两个字,接着再写一个字,再写两个字。”爸爸一边说一边在黑板上书写“送——元二——使——安西”,“请结合老师书写的节奏读课题两遍。”因为爸爸板书引导很到位,原本不好理解的课题同学们轻而易举地就明白了意思。

开始读诗了。爸爸教我们读古诗要读出韵味——平长仄短(我们平常说的一声二声为平声,三声四声为仄声),平声要读的舒缓绵长一些,而仄声则要读得短促紧急一些。爸爸一边打着手势,一边引导我们读诗。可是大家在读“城”的时候,总是读得比爸爸的手势快半拍。爸爸告诉我们:“读这个字的时候,想象长城的长度——长城有多长,读的时候就拖多长时间。”呵呵,这下好了,我们一下子都会读第一句了。可第三句诗“劝君更尽一杯酒”中有三个仄声相连,不好读,站起来读的一个女生,脚下打着节拍,依然读不好,最后,还是爸爸打着节拍,她才勉强读出一点味道来。我举手了,爸爸请我来读。我按照平长仄短的规则,抑扬顿挫地朗读,效果还不错,教室里响起了一阵热烈的掌声,我心里美滋滋地坐了下来。“还有谁想向于洁挑战的?”杜鑫站起来了,可是她读得磕磕巴巴的,爸爸笑着说:“恭喜你,挑战失败!”教室里顿时一阵哈哈大笑。

课堂上最有意思的就是角色扮演的环节了。爸爸扮演元二,让同学们扮演王维,进行劝酒的情景再现。我一边看着同学们劝酒表演,一边在想自己的劝酒辞:“老兄,此地一别,有可能很长时间不见面了,我们就多喝一杯吧!这一杯,祝你一路顺风;这一杯,祝你此去安西马到成功;再喝一杯,希望你在寂寞的时候,能够多回想我们在一起的快乐时光……”突然,我的思绪被一阵笑声打断了——原来是班长站起来劝酒,居然用方言:“来,再喝一个,喝醉了我送你回家!”说完就“扑通”一屁股坐了下来,大家都笑得前仰后合。

最后,爸爸说这是首歌还可以唱。正当他唱到“渭城朝雨浥轻尘……”下课铃声骤然响起来,教室里又一阵哄堂大笑。

“老师真搞笑!”“这节课真有意思” “时间过得可真快啊”下课了,同学们还在议论这节有趣的课堂。唉,如果以后的课堂都能在欢声笑语总渡过,那该多过瘾啊!

内容推荐

【下一页】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