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喜欢的乐曲作文600字

【第1篇】

万物皆有曲,曲声落,泪已滴。蓦然闻之,震惊不已。——题记

偶然一次机会,我讲去庐山瀑布游玩。坐在充满着汗味与鼾声的车厢里,犹如在真空中,令人呼吸困难。如要打开窗户,顺势而来的风又会吹得我脸上发麻,嘴唇发青。不知是怎么下的车,等我清醒过来,双脚已经机械地在山间曲径里来回移动了。

远远的,就隐约听见瀑布的拍打岩石的声音,很小,很细,不真切,一阵一阵。就像远远地站在穿着层层面纱的少女身后倾听她的歌声一样。闻着迎面吹来的水汽,仿佛打湿了的空气浸透着我身体的每一个毛孔,我兴奋极了,径直向前,小跑着。

穿过深深的隧道,我突然眼前一亮,从几百米高的悬崖上飞驰而下,落在岩石上激起层层水花:“哗——哗——哗——”,这声音响彻云霄,盖过了人喧马嘶,天地间只剩下瀑布的绝唱。这就是大自然的乐曲!

瀑布一路向东,它一边歌唱,一边观望。尽管早已它知道自己的境遇,但眼前那高高的悬崖还是不由得使它心惊胆颤,它正在寻找出路,正在思考对策。终于,它终身一跃,宕落,更激昂地高歌,唱出了那最华美的乐曲。瀑布飞流直下,倾泻在岩石上,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那乐曲好似千军万马在厮杀,那体态犹如一串串闪光的珍珠。珍珠互相撞击,砸得粉身碎骨,逐渐化成雾气,袅袅的在山腰织出白云,缠绕山间。溅开的水雾,润湿绿树翠竹,花草也被洗得一层不染。一瞬间,我仿佛置身于人间仙境,浪花、漩涡、激流,浩浩荡荡,真是“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美哉!壮哉!

久久地站在瀑布脚下,仿佛人已随它的乐曲隐去了躯壳,并和它一起飞腾,冲跃,再渐渐地化成了点点雾气飘散在一吸便透彻心扉的空气里……这里俨然也变成了我的舞台,我也要随着它一曲高歌……这便是净化的过程么?它冲洗了我内心的烦躁,满满的清水注入我的内心深处。

我已经被完全的“洗脑”了,满脑子都是瀑布的呼吼声,这声音震撼着我的心灵,成为我永生不忘的乐曲。

杜杜评:生活是艺术的最高境界!

【第2篇】

二泉映月,我在上小学的时候就学过。对于这首乐曲我记忆犹新,到现在只要看到这首乐曲,它的旋律就萦绕在我耳边,让我回味无穷。

初赏《二泉映月》,我感叹于它的那种惆怅与伤感。

它是无锡民间音乐家瞎子阿炳的著作,是阿炳经过长期的修改演绎,结合自已坎坷的一生逐步发展形成的传世民曲。它不但曲名优美,极富诗意,更重要的是它表达了作者发自内心的悲鸣和诅咒黑暗,憧憬光明的心声。许多年来,由于这首乐曲具有浓郁的民间风味和深刻的思想内涵,以至在国际乐坛不胫而走,广泛流传,成为许多著名乐团演奏的经典曲目。

上中学时,我再次欣赏了《二泉映月》,对这首曲子理解更深,听出了曲子复杂的情感交错迷离,对命运的挣扎与反抗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欣赏之后,我心中久久不能平静下来,对作者的辛酸、悲惨的一生的同情,对当时黑暗的社会的憎恨。闭目凝神,恍惚之间,在无尽黑暗中、隐隐约约中看见一根线条还在颤动。乐章已近,心中却无法平静,这大概就是这首曲子的魅力吧!

这首曲子不是那种欢快的乐曲,略带几分悲恻的情绪,但它是我最喜欢的乐曲,因为曲子深刻地抒发了瞎子阿炳自己的痛苦身世,在向人们倾吐一个刚直顽强的盲艺人坎坷一生的经历。每个听者听后,都会为之陶醉,百听不厌。同时,这首曲子对我们有着很深的教育意义,它教育我们要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以及要自食其力、自力更生;还有就是我对阿炳在那么苦难的情况下,居然能够写出这么委婉流畅、跌宕起伏、意境深邃的曲子的精神的敬佩。

我相信除了我之外,还有许许多多的人喜欢这首乐曲,希望他们也能从这首乐曲中学到许多东西。

杜杜评:艺术是我们每个人的精神财富!

【第3篇】

第一次听到这首曲子是在一家西餐厅,窗外飘洒着零零星星的雨点儿。冬天天黑得快,才六点多路灯就亮了,昏黄的灯光打在地面上,雨点飞快地倾斜着穿越过光柱,我甚至可以看清每滴水所经过的路线。那雨点晶莹,被灯光照射着反射出迷人的光彩,耳边响起了这首曲子,心里像是镶上了一片满是星儿的天空,星星眨着美丽的眼睛,嵌在夜空里,宁静而美好。

后来有幸找到了这支钢琴曲,叫《雨夜》。《雨夜》出自韩国的音乐家李闰珉之手,写这支曲子的时候,是在一个星星满天的夜晚,突然的一场雨让他有感而发,写下了这首乐曲。

我带上耳机,再一次聆听《雨夜》,仿佛又回到了那个飘着雨的晚上,乐曲中的每一个音符都象是雨珠滴落在玉盘上一样清脆,敲打着我的心扉,在雨夜里显得犹外动人,它们汇聚在一起,象是清亮的泉水,缓缓流淌过这个宁静的夜晚——我喜欢它,因为它让我浮躁的心灵得以平静。

我突然想起了泰戈尔的那句诗:白昼将自己的金琴,交给沉默的繁星,让它调校琴弦,使之与永恒的生命和鸣。《雨夜》就像一个少年,他的生命在这最美好的年华欢快地跳动着,就像那清亮的音符,他什么也没说,沉默着,却又憧憬着未来。他迷茫了,犹豫了。琴间忽然急促有力了起来,我似乎看见迷蒙的雨夜中一个少年挣扎着:他对未知事物感到害怕,却又无比期待而又向往……他终于勇敢地向前迈出一步,他的每一步都蕴含了无穷的力量,平稳而有力。他踏进水洼里,脚边溅起晶亮的花儿,他勇敢地走进了未来……

旋律忽得一转,变得轻柔了起来。少年回过头,眉目间满是自信,眼睛宛若星辰一般璀璨。雨滴洗净了灰尘,也洗净了人的迷茫。

看啊!那群雨中的少年们,他们咧着嘴,在雨中毫无顾忌地奔跑着,那一个个勇敢的灵魂经过雨的洗涤后是那么纯净,他们不再惧怕,不再踌躇不前,他们向着未来前进!
这雨点汇成的曲子和那永远年轻的生命成为了永恒的和鸣。

我爱这支曲子,因为从中我获得了一种永恒的力量——勇敢。

“雨点凝望着少年
叹自惊叹
他们竟将自己所有的音乐
装进了笑顔”——泰戈尔
杜杜评:雨洗涤灵魂,夜雨给予人精神力量!

【第4篇】

合上厚厚的书本,本想长舒一口气,但书桌上堆积如山的习题却让我喘不过气来,索性离开书桌,倚在床边,塞上耳机,泉水般的乐声流进我的耳朵。

这是约翰·安铎尼的《星月之舞》。

轻闭上眼,仿佛来到了曾经璀璨的星空下,月光倾泻下来,洒在我的衣角,满天的星在漆黑的天幕中闪烁着。我好像回到儿时,在夏天乘凉的夜,靠在妈妈怀里,欣赏着美丽的星空,呼吸着自然的味道。轻柔的旋律飘荡在耳畔,星月同辉,水波轻漾,韵律交汇着,弥漫着,沉浮着,与星月同醉,舞动的是年华。
睁开眼,全身的疲惫不知所踪,心里无比的宁静。

还记得第一次听它,那时我即将参加初中入学选拔考试,每天就像背着个压力的大壳,艰难地朝自己的目标爬行,整个人都没什么精神。于是,上高一的表姐推荐我听这首乐曲,引领我来到自然的星空下,扫去一身的疲惫与压力。她对我说,在这压力无处不在的社会,要懂得为自己找到心里那宁静的一隅,扫去压力,更能轻松地向前走。

是的,现在的社会高效率快节奏,人们承受了太多的压力,时常感到疲惫。我们需要的,不是在热闹中忘记自己,而是在宁静中寻回自己,在自然的光辉中洗去疲惫,丢弃压力,向未来进发,就像这首曲子,它带给了我那热闹都市中宁静的一隅,无声地为我展示星月的美景,拂去我一身的疲惫,为我疲惫的心带来了抚慰。

一曲终了,我直起身,感到无比轻松,张开双臂,投入知识的海洋,朝着那名为未来的灯塔进发。

杜杜评:领悟音乐的人,能从一切世俗的烦恼中超脱出来。

【第5篇】

历史总是在人的脑海里无法磨灭,而往时的那些古老的乐曲总是表达人们内心心声的唯一途径,也因为这样,乐曲也渐渐萦绕在我们的耳畔,回荡在我们的心间,与名人,与乐曲,与斗志同在。

说到乐曲,我们就不能不想起嵇康,不错,那一首带有着愤概不屈的浩然之气的《广陵散》就是我最难以忘怀的乐曲。

嵇康被收押之后,立即激起舆论的不满,数豪杰仕者都望与嵇康共入监狱,但这些请求并没有达成。嵇康也最终被判了死刑。行刑之日,三千余名太学生集体请愿,请求赦免嵇康,并要求让嵇康来太学做老师。然而这些要求并未得到许可。临刑前,嵇康神色不变,仍然是那么淡然自若。他顾看了日影,离行刑尚有一段时间,便向妻子要来平时最爱的琴,在刑场抚了一曲《广陵散》。曲毕,嵇康把琴放下,叹息道:“《广陵散》于今绝矣”!刀起刀落,嵇康从容就戮,广陵绝响已随着嵇康逝去。

《广陵散》的典故让人为之潸然泪下,这首乐曲的旋律也是慷慨激昂,此起彼伏,声音忽大忽小,时高时低,颇有韵味,仿佛也在哀叹嵇康的不公。这首乐曲是我国现存古琴曲中唯一具有戈矛杀伐战斗气氛的乐曲,直接表达了被压迫者反抗暴君的斗争精神。嵇康也许正是看到了《广陵散》的这种反抗精神与战斗意志,才会在临行之时抚琴一曲,足见其对《广陵散》的深厚之情。

第一次听到《广陵散》时是在网上偶然搜到,初次听这首《广陵散》并没有真正领会它的深邃,然而今天,当我再一次回味这一首壮志豪情之曲时,心中不禁有些伤感,想来,为什么大多数忠臣、爱国志士最终会沦落于如此下场?他们虽然神色自若的死去,但内心的愤慨早已溢满胸膛,却又不知该如何形容。那么,就将所有的言语都化作激昂的《广陵散》吧。也许只有《广陵散》才能更好的诠释他们心中的远大抱负。

为此,我即兴作诗一首;
怨言莫能示心肝,
烛光美酒曲来伴。
心中愁绪千万缕,
不知言语何来表,
不妨听首《广陵散》,

心中忧结终消散。
杜杜评:感心动耳,荡气回肠!

内容推荐

【下一页】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