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苦旅》读后感900字

【第6篇】

读《道士塔》《莫高窟》后,我一直无法平静,我的灵魂深处仿佛被什么撕扯着,那样疼痛,疼痛。——题记

我震撼了,为那个“恨”字。我的眼前仿佛展现了悲凉的莫高窟和无知而愚蠢的王道士。我不知道那是莫高窟的悲哀还是望道士的悲哀。

一个道士,一个敦煌石窟的罪人,把持着中国古代最灿烂的文化,而些文化,在他第一次从外国冒险家手里接过极少的钱财就注定被破坏被吞噬。 “1907年7月,法国人伯西和用少量银元换取了10大卡车,6000多卷写本和画卷:1911年10月,日本人吉川小一郎用难以想象的低价换取了300 多卷手写本和两尊唐塑;1914年,斯毯因有一次用一点银元换取了35大箱,6000百多卷经书……”余秋雨先生在写这些数字是心是否在淌血?我的嘴里忍不住咒骂,咒骂那早已死去的罪人,但现在又有什么用呢?莫高窟外的道士塔啊,你听到了来自沙漠深处的哭泣声吗?无奈和悲哀!也许于秋雨先生的那一句“我好恨!”表达了全中国人民的心声。

真想去看看被王道士粉刷白了的壁画,去感受那石灰底下薄弱的呼吸,去听听那泣血的声音。这一夜,注定无眠。王道士已经逝去,而莫高窟还存在,即使已经破碎不堪,把他依然是一个生命,屹立在风沙之中。于秋雨想到了千年前的乐樽和尚,他是莫高窟的始主吧!第一个来这片土地上的那个人,他看到了三危金光。 

他怔怔地站着,眼前是腾燃的金光,背后是五彩的晚霞,他浑身被照得通红手上的锡杖也变得如水晶般透明,他怔怔地站着,天地间没有一点声息,只有光的流溢,色的笼罩。他有所悟,把锡杖插在地上,庄重地跪下身来,朗声发愿,从今要广为化缘,在这里筑窟造像,让他成为真正的胜地……从此这个响起了工匠敲打的声音。工匠中隐含着真正的艺术家。前代的艺术家有遗留给后代内艺术家以默默的滋养。于是这个沙漠深处陡坡浓浓地吸纳了无数才情,空灵灵又胀鼓鼓地站着,变得神秘而又安详。

就如于先生所说的“莫高窟可以傲视异邦的地方,就在于它是一千年的沉沉累聚。看莫高窟,不是看死了一千年的标本,而是看火了一千年的生命。一千年而始而终地活着,血脉畅通,呼吸匀停,这是一个何等壮阔的生命!”

而我却没去莫高窟,我只丛电视上看到过那壮阔的景色。在这里,我从新感受到一个鲜活的生命,听到那跳动在历史深处,那雄浑的脉搏声。从古代的工匠艺术家到现在的建筑师,从古代的诗人到现在的散文家,摄影师,莫高窟迎来了一批批人,又送走了一批批人,而有着不同程次的景深,让不同的游客摄取。于是,于秋雨先生的眼前出现了两个长廊:艺术的长廊和观看者心灵的长廊;也出现了两个景深:历史的景深和和民族心理的景深。但我有怎么懂得那深刻的含义呢?我意识到,自己的见识是如此短浅,也只能从文字里感受到点点莫高窟:

他是一种聚会,一种感召。他把人性神化,他成了民族心底一种彩色的梦幻;

他是一种狂欢,一种释放。他让人走进神话,走进寓言,走进宇宙意识的霓红;

他是一种仪式,一种超越宗教的宗教。佛教理论已被美的火焰蒸馏,剩下仪式应有的玄秘,洁净和高超。

……

在沙漠深处,一一个伟大的灵魂,等待人们去观仰,膜拜。

【第7篇】

余秋雨在自己的经历与感受而写出一部给人心灵的洗礼,精神的洗礼。拼接山水风物以寻求文化灵魂和人生真谛,探究中国文化的历史使命和中国文人的人格构成。从文化胜地、名城到罕为人知的古人古迹,到原始洞穴、乡间小镇、海外侨民居住地……他在中国华夏土地上经历着感受着中国古老的文化,用独具特色的眼光与心灵踏遍中华万千土地。写出了这趟苦旅的辛酸,不凡,也是给我们留下了一个丰富的作品。     没有悲剧就没有悲壮,没有悲壮就没有崇高。他就像生活的《废墟》,对人生中面对磨砺时迎面对抗。人总要犯错误、受挫折、伤脑筋。社会之和的圣水就是因为被一股永不停止的激流推动向前才得以保持洁净。这意味着河岸被冲垮受到损失。但是如果为了不使河岸被破坏而永远堵住这股激流,那将会招致死亡,没有了向上的活力。人生,也就是在悲剧中悲壮中磨练着自己的品格。只有流过血的手指,才能走出世间最美的绝唱。     

堂皇转眼凋零,喧腾是短命的别名。生活就像喧腾的废水当温度下降一切就会慢慢閴寂。热闹堂皇的喧腾就像贾荣两府的盛极必衰,当处于富贵中如果没有坚定的内心,生命就容易腐烂,变得像妖怪只知道贪图享乐害人害己,实如没有了平凡人的理想善良。经历苦旅还后生活变得丰富有趣是值得。     

我不敢对我们国语庞大的文化有神祝祈,却希望自己笔下的文字能有一种苦涩后的回味,焦灼后的回会心,冥思后的放松,苍老后的年轻。让唐朝的烟尘宋朝的风洗去了最后一点少年英气。回忆过去珍惜现在少一些自大自我,多顾别人的想法,该在什么时候做什么时候的事情。在小的个子,也能在沙漠留下长长的身影;在小的人物,也能让历史吐出种种的叹息。永远不要瞧不起任何人,即便这个人在别人嘴中一无是处,除非你自己感受到了。他们可能留下的比想象中多,多多看看身边的人,多了解身边的人,其实每个人都是有趣的。向往巅峰,向往高度,结果巅峰只是一道刚能立足的狭地。不能横行,不能直走,只享一时俯视之乐,怎可长久驻足安坐?上已无路,下又艰难,我感到从未有过的孤独和惶恐。世间真正温煦的美色,都熨帖着大地,潜伏在深谷。君临万物的高度,到头来只构成自我嘲弄。从最低下窥见山的庞大惊叹于大山的雄伟,却不知道山顶的心旷神怡的风景,这一定是遗憾。

《文化苦旅》各篇虽风格不同,再深深思考细细品味后,其背后中围绕的中心是一样的:借山水古迹探寻中国文人艰辛跋涉的脚步。追求一种自然与人情搭建得无与伦比的生活环境。“文人脚印”和“人生苦旅”交织在一起,给我们重叠出那些地方的魅力,值得我们去一探究竟。即使有些地方已经无从得知,但值得我们去领悟的是其中的古人的精神和我们自己的理解感触。感受到余秋雨的魅力,沉静在他给我们塑造的历史与现实的思考感叹的人生精神世界当中。

【第8篇】

读过余秋雨《文化苦旅》这本书,对第一篇文章《道士塔》的印象特别深刻。这篇文章是讲清朝派一个叫王道士的人,到敦煌管理莫高窟后,做出种种蠢事及国外侵略者对藏品的掠夺。读完这篇文章觉得他场面的描写很宏伟,很有气势;分析很精辟;用词很有力量。当读到王道士摧残艺术珍品和列强的疯狂抢掠时,对一个热爱祖国和热爱艺术文化的人来说简至是折磨。

我的思绪随着作者文笔的挥洒而起伏,由大喜:中国居然有如此震惊世界的艺术珍品;到大叹:叹朝庭的不重视和人才济济的中国竟派一个毫无艺术修养的人去掌管这个艺术殿堂,多少名家大师的作品毁于他手;到大恨:怨恨八国联军的贪得无厌与残忍,赤裸裸的抢掠还辩称是为了保护中国的历史文物,我对此说法嗤之以鼻,但在那兵荒马乱,朝不保夕的年代,让莫高窟深深地埋藏在沙漠下可能会更好一些,不然连到大英博物馆看看他的珍品也没机会;最后到大悟,泱泱大国连祖先留下的文化与遗产都不能继承和发扬,岂不惭愧?看着瑰丽多彩的华夏文化被蚀食,一点一滴地消失谁能袖手旁观?现在很多艺术家和学者在那里做学习与研究,很多爱国组织到海外寻找掉失的文物;甚至天价购买原本属于自己文物,这是多么的无奈!

代价不菲,更显出它的价值!这行为与其说是明智的,有远见的,不如说这是起码的,最基本的;否则当外国学者高谈阔论该文物多有价值,而我们却不知所云,是否很可笑?当我们说祖国上下五千文明时,还讲解着散落在哪个国家的博物馆的文物时,会不会悔不当初?

莫高窟当然还存在着,对其作旅游景点来开发主意看来不错,客似云来,说不定对提高当地的GDP很有帮助。人们络绎不绝,匆匆而过,拍下照到此一游,当中有多少人真正受到了艺术的熏陶?把古代艺术家的珍品,用来作敛财工具,这对于保护艺术,发扬中华文化来说,好像是挂羊头卖狗肉,但大沙漠的环境太恶劣了,让受惠于经济发展,钱包胀起来的人来看看莫高窟罢!用少少的入场费滋润一下当地的老百姓罢!或许这已是对莫高窟的最高敬意和贡献了。

【第9篇】

早就听说过《文化苦旅》这本书,但一直没有寻来看过,一来从名字感觉这应该是一本内容很宏大、很深厚的书,怕自己读不懂;二来这类体裁的文章也不是我喜阅的类型。这次拿到这本书后少不得翻开看看,谁知这一看竟是带给我许多震撼,让我这颗静不下来的心也在静读中深陷其中。

书本已读约有一半,我不敢说自己读懂了这本书的内容,了解了作者的心思,但对于“文化苦旅”我却也读出了自己的一点思悟。没看之前我就在想什么样的内容竟给它合集为“文化苦旅”?是作者在文化感悟过程中艰难的进程吗?翻开书本,逐篇读下去,我才感觉到自己的肤浅,这确实是一本内容很深厚的书,它的深厚不仅因为余秋雨的文笔深厚,还因为他是余秋雨用心血写出来的。

在《我的山河》中,余秋雨写道“黄河,我几乎从源头一步步地走到了入海口。”当我看到这里的时候,我的内心是不平静的,我一直认为文化人都是身姿单薄的,待在家里看看书,关心关心社会事态,写写自己的感想,即使出去考察,也只是带着游览的心情玩玩而已。我没有想到竟真的有人为了文化的研究,一步一个脚印地去走遍每一寸土地,感受每一粒尘埃的分量,但这对余秋雨来说,却是家常便饭的事情。他跑遍了中华文化的一条条天地之线,亦对世界文明做出了全新的思考和紧迫提醒,在文化这条苦旅之道上,余秋雨用文字证明他的背影曾在那里久久地驻留过。余秋雨用他的文化苦旅震撼着一批又一批的读者,影响着他的同路人以及即将走在这条路上的好学探索者。

余秋雨的《文化之旅》讲的是他对文化的思考与迫切地提醒,带给我的却是全新的阅读心境,最后,我想用余秋雨书中的一段话来勉励自己,希望吾生确能神醉情驰。“人生、世界、历史,莫不如此。给浮嚣以宁静,给躁急以清冽,给高蹈以平实,给粗犷以明丽。唯其这样,人生才见灵动,世界才显精致,历史才有风韵。”

【第10篇】

余秋雨笔下的《西湖梦》,给我的感触最深。许是因为自己曾游过西湖,这样一个令人魂牵梦绕的圣地,山山水水都是让人迷恋的。

曾经游西湖的感触还在心头。记得那时我迈着清脆的步伐,冉冉地走过苏堤、白堤这两大生命堤坝。踏着满地早已枯黄的残枝落叶,听着枝叶被踩折的声音,想着白居易、苏东坡这一世的成就与愤慨。“天大的才华和郁愤,最后都化作供后人游玩的景点。”是啊,在如今游客们来来往往的堤坝上,已无法深刻感受到这两大文豪心中的“天下意识、宇宙感悟”了,只是两条长堤,人们心目中的游览物罢了。

“西湖给人以疏离感”。的确,望着那弗如沧海阔廖,却无法一眼览尽的西湖,一种莫名的疏离感是抹不去的。思绪无法被脑海与湖水禁锢,初冬,跟着漫天飞舞的落叶节奏,随自己的影子在后方飘扬,并且感受着冷寂和萧索。

虽览的是同景,我却并没有他那样理解的深刻,一切在他心中和笔下变得充满象征性和抽象度。对于中国宗教的提出的见解,对于中国文化人的人格找出的不足,对于中国精神文化决裂的愤慨……

他说:“苏小小比茶花女活得更为潇洒。”,他说:“中国传统思想历来有分割两界的习惯性功能。一个浑沌的人世间,利刃一划,或者成为圣、贤、忠、善、德、仁,或者成为奸、恶、邪、丑、逆、凶,前者举入天府,后者沦于地狱。”

像这样的跨越时空界限、充满理性思考辨析的感悟在他的散文中随处可见。他以自己对中国文化及文人历史变迁的深刻理解,把现实与历史、过去与现在紧紧相融,令人深思。散文十分讲究个性,用古人的话说就是“赋诗要有英雄气象:人不敢道,我则道之;人不肯为,我则为之。厉鬼不能夺其正,利剑不能折其刚。” 而余秋雨的散文便随处可见这种“英雄气象”。我想,如果在游西湖之前拜读这独特的《西湖梦》,那么到时站在西湖岸上,心底流露出的情致定是有所不同了。

内容推荐

【下一页】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