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童眸》有感800字

《童眸》是一本有滋味的书。即可以说它是小说,又可以说它是记事散文,还可以说它是一本回忆录。当我第一次接触到这本书时,也就被吸引到了。不是因为它有多么丰富多彩的封面,也不是因为它有多么生动有趣的插图,而且因为这本书的“眼睛”很撩人,叫做“童眸”。

在那个荒凉又贫瘠的年代,有一座小巷——仁字巷。那里有群活泼的孩子们,比如白毛、细妹子、马小五、大丫和二丫、双胞胎的卫南和卫北,还有高门楼儿里从乡下来的闻庆来。这些可爱又可恨的孩子们从天真无邪到沉稳自立的经历都印在了这双“童眸”里。

都说女孩子的童年,应该活像个公主似的,无忧无虑。可对于朵儿来说,这似乎是遥不可及的。因为在仁字巷里,也就属她家的情况比较特殊了。因为她不仅要悉心照顾年迈的好婆,而且要看护年少顽皮的弟弟弯弯。这些重担全部压在了十岁的朵儿身上。可能对于现在的女孩子们来说,就连照顾自己都难说,就更别提再照顾别人了。就拿我自己来讲,可能也就逞强一两天就放弃了。在这个十岁小女孩的身上,能看到的更多的是我自己没有的坚强毅力和不抛弃不放弃,重担压在她一人的身上,可想而知,她才年仅十岁。可能很多人还不及她的万分之一懂事吧。

“你怕什么啊?出了事我来担着。”马小五威风地说着。放荡不羁、不知天高地厚应该是仁字巷里老老少少提到他就来气的评价。好点的评价可能就说他只是年少无知,调皮罢了。坏点的评价就会说这个小屁孩怕是没出息咯。但是我看来,这个不在意别人的看法,想做的事情就会拼了命的努力去争取的男孩并不那么坏。记得有一次朵儿弄坏了邻居白南的眼镜,而白南离开了眼镜视力可以说是非常糟糕。在那个年代,也只有上海那样的大城市才有的卖,而且朵儿家经济条件也不好,也赔不起他。像这种情况,很多人可能因为事不关己就装作不知道的样子。而马小五却仗义地帮朵儿东借借西凑凑地借齐了钱,还说一定会亲自去上海帮朵儿带回眼镜,也就是这样一个在众人眼里很坏的小孩,才会有那么仗义助人的习惯吧。

“胆子小、怕鬼、对妈妈百依百顺、做花生糖的手艺精巧”。她就是仁字巷里的巧女细妹子。对于我来说,能够做到对妈妈百依百顺那是比登天还要难,不给妈妈添乱都算好的了。再说手艺吧,细妹子在做工时,比别人多一分认真,少一份马虎。无论是生活习惯上还是行为习惯,她都是我的榜样。但是她还有努力拼搏的一面,记得一次她决定将做花生糖的手艺发展下去,于是与马小五去外面做店面。可是她的妈妈担心她的安全,便劝细妹子放弃。但是她用实际行动向妈妈证明了她的能力,也许很多人都缺乏她这样的勃勃野心吧。

平时的我,无论是在生活上还是在学习上,都少了一些细腻。反而在一些无意义的事情上多了一些敏感。如果我能够学习到他们身上闪闪发光的品质,那么遇事的态度也会变得更加乐观,希望我走到哪里都能够记得这双“童眸”。

内容推荐

【下一页】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