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踪雪豹》读后感900字

与自然和谐共处 ——《追踪雪豹》读后感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老子

《追踪雪豹》是刘先平先生所著“我的山野朋友”系列中的一本书,作者以其亲身经历及大量亲手拍摄的图片,向读者讲述了在野外追踪珍稀动物雪豹的历程,揭开雪豹神秘之纱,让人感到刺激万分。

雪豹,是一种大型猫科食肉动物。主要猎食北山羊、鼠、兔之类的高原动物;它也是高山生态标志性动物,生活在海拔4000至5000米的陡峭山崖,由于其常在雪线附近和雪地间活动,故名“雪豹”,有着“雪山之王”之称,珍稀濒危。

这些年来,人类蓄养大量畜群,高原上的草场没等结籽就已被牛羊吃光,而兔子等动物无草可吃,从而造成整个生态恶化,使雪豹的捕猎环境变得更加恶劣,猎物数量减少,雪豹没有食物吃,它的数量便不断锐减。书的结尾中就有提到,作者亲眼目睹雪豹黑玫与断尾狼为争夺它们共同的食物——北山羊,而残酷厮杀的场景,将动物界弱肉强食的状况表现的淋漓尽致。

刘先平作者将书的内容以亲身追踪雪豹展开,深层蕴含的意义就是在劝诫人们要服从并尊重自然。连雪豹这样像高山王者般的尊贵而骄傲的存在,都会被人类无情猎杀,更弱小的动物更是难以幸免。

弱肉强食本是自然法则,各级生物间总会相互束缚牵扯,维持着这种平衡,然而人类却偏要“横插一脚”无视其他生命的尊严。难道人有血有肉有感情,动物就没有?!

“谁道群生性命微,一般骨肉一般皮。劝君莫打枝头鸟,子在巢中望母归。”此诗为唐代作家白居易所作的《鸟》,大体意思为:谁说这群鸟儿生命微不足道?它们和人类一样有血有肉,劝你不要打枝头上的鸟儿,幼鸟还在巢中盼望着母亲的归来。。连古人都懂的道理,生活在科技发达的现代的人们怎么能会不懂?生活水平倒是提高了,但人的品性却越发不堪。

现如今的社会,人们总是会注重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协调,却往往对无私给予人类生存所需资源财富的大自然,不仅置若罔闻,甚至无情掠夺杀害,让其原本生机勃勃的面貌变得满目疮痍。

作者在序言中提到:呼唤生态道德,我想将大漠赠给每个人作为故乡!非洲大沙漠正以惊人的速度吞噬良田、南极洲的冰层开始融化……若人类再不树立保护、尊重自然的意识并实行措施,那将要面临人类的是大自然的滔天怒火!若我们能做到与自然和谐共处,那么自然的山光水色、绿意葱茏 ,将任由我们享受!

内容推荐

【下一页】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