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仨》读后感900字高中

悲莫悲兮生别离 ——《我们仨》读后感 

相思似海深,愁断肠,不得兮。 

“相守相助,相聚相失”寥寥几笔将一个“家”的温情,最原生的姿态献给思念《我们仨》的读者们。人非暮年又怎能知晓思念之深?“我一人思念我们仨”偶尔念起,觉得很不是滋味?或真与马致远的“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有几分意境相同。也曾是夕阳西下,念及丈夫与女儿,杨绛女士脉脉含情,将思念倾诉于《我们仨》。 

别了八月的酷暑,远离城市的喧闹,此刻遨游在知识的海洋里。书店里昏暗的灯光像是柠檬汁撒了满地。温和却不失淡雅,柔黄色的灯光照射在《我们仨》上,米黄色的书皮 ,细细的纹理仿佛充满了故事,几句诗一样的话语点缀在书的封面,醒人耳目,就这样魂牵梦绕般走进了他们的世界。 

三串珍珠串起了《我们仨》,给读者留下了无数平凡而又真挚的回忆。当“我们老了”走不动了,是否在人生的十字路口默默“我们失散了?”之后徘徊在与你的回忆中“我一人思念我们仨?” 

“从今以后,咱们只有死别 ,更无生离’’钱钟书老先生就这样表明了他对于家庭的誓言,并没有壮烈却句句直入人心,生死便是这时间最可怕的悲剧,死别那是生者永不停息的哀思,而生离是生者对生者的日夜思念。杨绛说“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碎玻璃脆”,折射出对于家庭的思念。也勾起了我的星星点点回忆。 

我们仨,也曾相守相助。 

时间长了,记忆便会模糊。但我依旧记起那座山的温度,那是爸爸的脊梁,载着我,走过了童年。牙牙学语,发音是含糊不清的,幼稚的手指一通乱指,最后憋得满脸通红。他们似乎才明白我要表达的意思。而他们似乎总是塘塞我:‘好好,每次都是连声允诺’爸爸把我扛在肩上。而妈妈常伴爸爸左右,一家人,令我心安。我们仨的身影在夕阳下拉的好长好长。 

后来的我们仨,他们忙碌在各自的工作上,而我接受了教育,冬日的早晨对于我就像刚断奶的孩子,那般念念不舍。总是妈妈提醒无果,最后只得掀了被子,在一旁絮絮叨叨,提醒这提醒那的,一杯热气腾腾的牛奶 还有我钟爱的煎蛋。爸爸早已把早餐放在桌上,囫囵下肚,匆匆走在往学校的路上。 

现在一通电话便联系了我们仨,我在这头听着,他们在那头不停的说着,降温时的提醒,或一次心平气和的谈心,一次次满怀挂念,将真情显露,而我却无动于衷?相见的日子虽然少了,但是我们仨却从未生疏,我常说“我们是三角形,因为三角稳固!” 

我们仨他们仨都是这个世界不可或缺的彼此。文末杨绛落笔:“人生没有永远”,所以我告诫自己珍惜当下,珍惜那份幸福。 

一个寻寻觅觅的万里长梦,一份回忆,尽成思念。愿我们仨,相守相助,没有生离,更无死别。 

内容推荐

【下一页】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