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自己留些空隙600字

【第1篇】

经常给作物松土,是为了让它更好地呼吸,茁壮成长;架空柴禾是为了获得更多的氧,让炉火烧得更旺。留一点缝隙给种子,它就能破土而出,长成参天大树;留一点空隙给自己,你的心灵就不会被禁锢。

时间在走,年龄在长,当年还在母亲的怀里哇哇大哭的我,现已经是一个即将要成年的孩子了。人长大后,明白的事越来越多,自然而然地烦恼也随之增长,十七岁的自己,是如此的疲惫与迷茫。记得,初一刚进校时的我,总是把自己管得死死的,什么事也不管不顾,只是一味地埋头苦干,一大把的时间都花在学习上,除了吃饭以外,其余时间都是独来独往。每天早晨,你会看到一个黑色的背影带着耳机,一个人静静地在操场上边背英语单词边运动。到了午饭的时候,我会独自坐在一个安静的角落吃着可口的午餐,午饭之后,我会让自己在教室里学习,直到睡午觉时间。还有是在每次的月考之后,看到自己一直偏科的数学又成了垫底的,心里就很不是滋味,为什么别人没我认真、努力,却总是什么都比我好,而我付出了那么多,结果还是如此。这种每天把自己浸在学习里的我,渐渐地没有了朋友,也没有任何人的关心,这样的生活我过了两年,然而到头来我却一无所获,把自己弄得一败涂地。

活在这样的一个世界里,我感到十分的压抑,让我有点透不过气,我不要这样的自己,我想改变自己。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在一部脱口秀节目中听到这样一句话:“留点空隙给自己,让心透透气。”一句普通的话点醒了我。于是,从那以后,独来独往的我改变了生活方式,上课时的我,不会像之前傻乎乎的只知道认真学习,而是灵活学习;下课时的我,与同学们相互解决上课时留下的问题。所以,我把错误的学习方法改正了,消极的我也变得积极了。这才发现,我不再是一个人,我有同学、朋友的陪伴,有老师的的喜爱,教室,操场里随时都能听见我的笑声。就这样,我的生活精彩起来,变得有味儿而充实……

做不完的事,放一放;走不完的路,停一停。休息好了再出发,何必要把自己逼得无路可走呢?给自己留些空隙,你会更快乐。

【第2篇】

不知你是否留意过:木工在铺设地板时,会在地板间留下适当的空隙,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因为只有留下适当的空隙,才能使每块地板完美的结合在一起。若不留一丝空隙,地板就会不堪重负开裂。这正如人生一样,如果你将人生紧紧包裹,不留一丝缝隙,那你的人生将是十分压抑的。反之,给人生留一道缝隙,才能放宽身心,收获丰盈的人生。

纵观古今,失意不得志的文人比比皆是,一些人沉迷其中难以自拔,一些人却为自己留了一道缝隙,从此走向人生的辉煌。空有报效大宋心志的苏轼,初贬黄州时,步履蹒跚,眼神迷离,于漫天风雨中,忽觉阳光瞬间穿透阴云:“这种淡然乏味的生活不正是上天的一次考验吗?凡事不能操之过急,就象眼前这场雨,一切都只是暂时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他如释重负。黄州,便是苏轼宦海一生的一道缝隙,它铸就了苏轼淡然的心境,终成其伟。先秦诸子,谁不想做官?谁不想通过世俗的权力来实现自己的乌托邦之梦?但濮水之畔的庄子如澄澈秋水,身如不系之舟。面对两个身负楚王使命的使者,他持竿不顾。历史记录了他那至今还在茫茫天宇回荡的声音:“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庄子为自己的人生留下一道缝隙。站在缝隙的这端,他清楚的看见了自己想要的生活,不是庙堂之上的追名逐利,他想要的不过是于这濮水之边静静垂钓。

不给人生留空隙的人,他们终将自己仅仅束缚,沉迷于缝隙中而停滞前行的脚步,甚至将自己包裹在痛苦中一蹶不振。著名作家海明威在写完了《老人与海》之后再没有好的作品出现,就是因为他已经于是,留下的缝隙便成了无底的深渊。现实生活中,一些人不给自己留空隙,看不到前行的路途,想不通生活的本质,倦意人生,轻言自残自杀者不再少数。据统计,全球每年约100万人死于自杀,而中国每年约就有25万人死于自杀,200万人自杀未遂。也就是说全球每年自杀身亡者的1/4集中在中国。这些人大多数都是因为生活压力而选择自杀逃避,他们所负担的远超过普通人,毫无余地的“充实”自己的生活,身上背的不是自己的希望就是别人的期望,一丝空隙也不留给自己。到最后,内心崩溃时,选择了自认为可以一了百了的死亡。

人,应该为自己的人生留一道缝隙。给自己留一道缝隙,方能轻松快乐的生活。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许多人过于追求完满,追求成功,追求金钱名誉,有的人甚至苦苦寻觅一生,就算最终得到心中所想,却已日薄西山,人生的快乐和多彩被纷飞的文件和无尽的应酬所代替。睿智的人却懂得给自己留一道缝隙,在疲惫之时跳出圈子,去享受自由的生活,同时也暗中蓄积能量,为下一次冲刺作准备。他们既享受了生活,亦更容易取得成功。

给自己留一些空隙,知足常乐,足矣。

内容推荐

【下一页】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