脆弱的土地,未来该何去何从

大自然中,每个生灵都有自己的母亲,可对于所有的生命,却也共同拥有一个母亲——地球。

地球是美丽的:它有山川草木,江河湖海以及我们——多彩的生命。万物是它美丽的衣裳,而美丽大多来自土地。

人们歌颂它“万物生长的起始”。确实,土地也是慷慨无私,给人们棉花,就有衣物;给人们粮食,就有丰盛的饭菜。这都是不可或缺的,堪比生命,因此,土地就成为人人关心的头等大事了。

所以,它在诗人眼里,是表达爱国情感的寄托物;在生物学家的眼里,是含有植物必不可少的营养成份的宝物;在普通人眼里,是他们的根啊!

人们为何对土地有如此深厚的感情呢?

从老祖宗最早开始学会耕种,便在某一处定居下来。他们年年耕耘、守候,希望这片土地结满金黄,那是世世代代人类繁衍的希望......

从此,一代又一代人,沿着祖先的足迹,重复老一代人的生活。播种后,一颗颗小芽钻地而起,摇头向人们问好。又是多少个星月轮回小芽长成了大苗。又是一个个日出日落,它们总向着太阳,却根系土地。他们好像明白:土地是最重要的营养供给人,如果不是土地,也许它们永远是小芽,无法闪耀光芒。

几千个春种秋收,土地的广阔载满了无数的人,载满了无法算尽的丰收与喜悦,载满了生命力。

我们终是土地的族系,片片金色的麦穗也终是人们又一注生命之血。可今天,没有人想到这些:

满是光秃的树的低矮粗干,年轮上的圆圈哭诉自己经历的迫害——那自私自利的行动;

干裂的土地展示着他们的伤痕——使徒弟的魂魄永没于土下...... 无数认为那些沙地哭泣——断了子孙后代的根的悲伤。

可,哭泣能挽留土地的生命力,挽救我们?人类需要承担这个绝情的代价。

回想在每片土地上根植的祖先,土地使他们建立辉煌的文明并延续,可你却伤害了它,你有什么脸面面对祖系?所以你要去挽救它。现在还不晚,趁它还有些活力,让它静养着,等它的活力又归来时,带去你温柔又美好的祝福,再眺望远方。你就让它自然的在那,静静养待希望的绿苗。

真的,现在不晚。

内容推荐

【下一页】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