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包粽子500字

【第1篇】

妈妈接完外婆打来的电话后问我,要不要去外婆家包粽子,听到“包粽子”三个字,还想在睡会儿懒觉的我一骨碌儿从床上跃起:“去!去!去!”我大声地应道。

到了外婆家,只见客厅的桌上早已摆好了四个大小不一的盆子。盆子里有粽叶、糯米、猪肉和红枣,还有一段段缠粽子的白线绳。我赶紧洗手,顾不上擦,便开始投入“战斗”。

“小薇,我一步一步慢慢包,你仔细看着。”外婆跟我说。只见外婆先拿起一片粽叶,大头朝下平放在左手心,然后用右手捏住粽叶边,向里翻转卷成冰激凌蛋筒的形状,放了一勺糯米压底,再放进一块肉和两三个枣,用糯米将肉和枣盖住,左手握粽子成手枪状,将粽子捏扁,拿起一片粽叶往下压盖住填满的糯米,多余的粽叶窝在侧面,一个漂亮的四角粽子包出来了,最后外婆用线绳缠上两三圈,系成活扣,大功告成。

外婆问我;“都记住了吗?”我看了看外婆,心想,就这几个步骤,还需要记?比我背课文可简单多了。我拿起粽叶,按照外婆刚才包粽子的步骤包了起来。这时我才发现原来包粽子还挺难的,我把粽叶折成漏斗后,放进一把糯米,再将肉和枣铺在上面,可就在用粽叶折过来盖在上面的时候,糯米就会从粽叶的缝隙跑出来,我顾了这头顾不了那头,弄的叶子上、桌上都是糯米。

外婆让我自己边包边琢磨,然后就和妈妈一起只管自己包,不再管我了。

看着一个个漂亮的粽子从外婆和妈妈的手里落在盆里,我就恨自己的手不中用、不听使唤,关键时候掉链子,米都快包完了,我还没包好一个,我越包越急,越急越包不成。

外婆见我着急的样子,说:“别急,剩下的都留给你慢慢包,急也没用,关键是要找窍门多练习。”经过外婆再次示范和细心指导,我的第一个粽子终于包好了,尽管它扁扁的没有外婆和妈妈包的好看,但它毕竟是我包的第一个粽子!

现在看来,做什么事情都不容易,都得用心琢磨、反复练习才能成功!

【第2篇】

端午节是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节日,是中国最重要的四大传统节日之一。家家户户的门上都挂上了艾草、菖蒲,楼道了飘来一阵阵淡淡的清香。外婆说:“今天,我教你包粽子吧!”说干就干,全家总动员,开始准备起了材料。

我们先采购食材,然后将红豆和糯米浸在水里,并泡过夜。第二天,我们先把煮烂的红豆捣成泥;把做粽壳的箬叶在沸水里浸泡两小时,之后晾干;又把肥瘦相间的五花肉切成麻将牌大小,加调料后腌制起来。

所有材料准备完后,外婆就开始教我包粽子了。我先将箬叶做成漏斗状,这下就能装料了;然后小心翼翼地将糯米和豆沙装进“漏斗”里,再将另一张箬叶衬在“漏斗”壁上当“盖子”;最后轻轻地将“盖子”“盖”上,用棉线捆起来。哎呀!捆太松了,米漏出来了!我的手上、衣服上、桌上、地上到处都是糯米,搞得我手忙脚乱,狼狈不堪!我又重新包了一下,这次我捆得紧多了。终于,我的“人生第一粽”包成功啦!可惜外型并不太美观,像个炸药包!外婆说第一次包,已经很不错了,我的心得到了安慰。之后,我越包越好了,又包了蛋黄馅、肉馅的。我学会包粽子啦,哦耶!

粽子下锅了。不一会了,粽香充满了整个家,让我垂涎三尺。三个小时后,粽子终于出锅啦!我的眼睛飞速地寻找着我包的那几个。把粽壳剥开后,香气扑鼻。虽然有几个粽子煮过后不成形了,但自己做的永远都是最美味的!

我们一家人包粽子的快乐情景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里,2016年端午节,将使我永远难以忘怀!

【第3篇】

哈哈,哈哈”,操场上传来一阵欢笑声,这是在干什么呢?噢,原来是同学们在包粽子呢!

端午节那天,学校举行了包粽子活动,我们一听,兴奋极了。老师们已经在操场上为我们准备好了包粽子的材料,同学们在欢声笑语中,开始包粽子了。我们班被分到了东南角,老师让我们一组一组轮流包。只见一组同学兴奋地跑到桌子面前,开始忙碌起来。有的同学在锥形粽叶里放糯米,有的在折粽叶,有的在系线……不一会儿的功夫,一个个粽子便出现在他们手中,我好羡慕啊!

终于轮到我们组了,我迫不及待地蹦到桌子面前,拿起粽叶,努力地把它折成圆锥形,小心地放一点糯米,再放一两颗小小的枣,拇指紧紧按住,小心翼翼地封上口。进行最后一步了,我将线绕着粽子的周围系了一圈,谁知,封口部分折回来的粽叶调皮地立了起来,糯米星星点点地向外流。我的手紧紧地攥着还未完成的粽子,惟恐散了,可粽子中的糯米就是不听我的话,撒到了桌子上。我不灰心,又一次包起了粽子,系线时,我的手笨拙地缠绕着。终于系好了,看着自己包的粽子,虽然表面像个正方形,完全失去了粽子的棱角,但我的心里仍然非常激动。我把包好的粽子放进锅里,锅里的粽子形态各异,有圆形的、三角形的。正方形的……虽然都不够标准,但我们仍然喜欢,锅里放满了我们亲手包的粽子。煮上了粽子,不一会儿,粽子的香味弥漫在教室里,放学之前,我领到了自己包的粽子,尝了一口,又甜又黏,自己包的粽子真好吃。

现在想起当时的情景,依然历历在目,记忆犹新,快乐之情不禁在我心头荡漾。这是一场多么有意思的活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