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去吧》教学实录及反思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了解课文内容,懂得从小要树立自强自立的思想,能做的事情,不依赖父母,自己学会生活的本领。

3、看图,仿说一段话。培养学生初步学会观察,学会思考,学会表达。

教学重难点:

     1、了解课文内容,懂得从小要树立自强自立的思想,能做的事情,不依赖父母,自己学会生活的本领。

     2、看图,仿说一段话。培养学生初步学会观察,学会思考,学会表达。

教学准备:课件
设计理念:
   《自己去吧》是一篇内容浅显易懂的童话故事,有普遍的现实意义,并且语言有童趣,课文以对话的形式讲述了小鸭学会游泳,小鹰学会飞翔的事,告诉我们不要事事依赖他人,只要相信自己,勇敢地去实践去锻练,就能学到本领,通过分角色朗读,仿说,在学生心里播下“我能学好”“我一定能行”的种子,潜移默化地使学生充满信心地面对人生,成为幸福生活的创造者。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读课题

师: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第14课《自己去吧》,大家一起来读课题。

生齐读:自己去吧(有些许拖音情况)

师:请不要拖音,再来一遍!

生读:自己去吧!

师:加上“14”,再读一遍。

生:14、自己去吧

师:非常好,读书就要这样:干净、利落。

【设计意图:一年级的孩子读书拖音现象严重,因此每次上课,不管是读题目,还是读字、词、句,都要求他们不要拖音,读书要干净利落。】

2猜谜语导入:

师:接下来,老师要给大家猜个字谜,小朋友们,眼睛要睁大了,耳朵要认真听,脑子快速地想。“天安门上太阳升”,打一个字。

孩子们发出不同的声音,意见不一。

出示本课的生字。

师:给大家降低难度,你可以在这些字里找谜底。

生:景!

师:为什么会是“景”?

生:“日”字就表示太阳,“京”就是指天安门。

师:哦,天安门在北京,是吗?

生(异口同声)是!

师:同意他的观点吗?

生齐答:同意!

师:好,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猜第二个字谜:“张嘴吃尾巴”。

生:美!

师:美?还有不同意见吗?

生:吧!

师:说说为什么?

生:因为张嘴吃尾巴必须有一个“口”。

师:噢,“嘴”就是“口”,你很会观察。

师对着刚才回答错误的小朋友,说:以后猜字谜的时候,要学会观察,学会思考,从字形上观察,相信下一次你也能猜对!

生齐读这些生字。

师:刚才我们使用的识字法就是这段时间我们最喜欢的猜字谜识字法。

【设计意图:谜语导入,可以激发孩子们参与的欲望,并且这是孩子们识字时最喜欢的一种方式。适时总结学习方法,渗透学法,对于一年级孩子来说至关重要!】

3、出示词语(以“采蘑菇”方式进行)

师:如果这些字跑到词语里边,你会认识它们吗?(认识),那好,我们接下来进行“采蘑菇”的游戏。

出示写有词语的蘑菇,齐读,开火车读。

【反思:这个环节出现了技术上的差错,“小蘑菇”无意中消失,让自己的情绪受到波动,再加上应变能力的问题,对差生有所忽视。看来以后需要提升自身素质。】

4、出示相关的句子,让学生读一读。

师:如果这些字和词语藏进了句子里面,还能把它们读下来吗?

生大声:能!

指名读句子:

妈妈,您带我去游泳好吗

小溪的水不深,自己去游吧。

山那边的风景很美,自己去看吧。

(在学生读的时候,指导读好问句。)

师:孩子们,你们读得真不错,以后预习、学习课文的时候,就需要这样认真!

【设计意图:在语文教学中,努力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努力提升孩子们的语文素养。并且这样的设计,有一定知识提升的阶梯型。并且朗读并不仅仅存在于整篇文章中,它同样体现在字、词、句中。】

二、学习课文,初步仿说

     学习第一段

师:现在,有一只小鸭子带着我们一起走进这篇课文。(板书:小鸭)

出示图片,述说:

今天天气晴朗,小鸭和鸭妈妈一起到小溪边的草地上,小鸭放眼望去,不由得赞叹道:哇,这里的风景好美呀!小鸭子们,你们看到了什么?

出示:这里的风景多美呀!有______,有_______,还有______。

生:有小溪。

师:什么样的小溪?

生:蓝蓝的小溪,清清的小溪。

生:有绿绿的大树。

生:绿油油的禾苗(适时复习《小小竹排画中游》中“禾苗绿油油”)。

生:可爱的鱼儿。

……

【反思:看来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观察能力还有所欠缺,只会直白地说出看到的事物,不会形象地来描述这些事物,必须在老师的引导下可以完成。适时地引导孩子们联系旧知,这一点很重要,“温故而知新嘛”!】

师:刚才你们观察到了这么多的景物,能把这些景物放在这个句子里吗?说的时候可以按照一定的观察顺序,比如:从上往下的顺序。

生1:这里的风景多美呀!有绿色的大树,绿色的禾苗,还有小鸟

生2:这里的风景多美呀!有绿色的大树,黄色的小鸟,还有绿色的小鸟

3:这里的风景多美呀!有绿色的大树,黄色的小鱼,还有蓝色的小河

师:小鸭看见这清清的河水,可爱的鱼儿,它高兴坏了,你猜它这个时候最想干什么?(游泳)它会说些什么呢?

【反思:对于一年级孩子来说,按照一定的顺序观察和表述,确实存在一定的难度,因此如果再让我执教的话,可以降低难度,让孩子们随心所欲地说,在自然状态下,一定能超常发挥。】

出示:妈妈,您带我去游泳好吗?

指名读。

师随即评价:你读得真棒,从你读的“您”中可以看出这是一只有礼貌的小鸭子。

师:那这只小鸭子为什么自己不去游泳,要让妈妈带它去呢?

生:因为它不会。

师:说得真完整,他会用“因为”来回答问题。那么还有什么原因呢?

生:因为它还小着呢!

生:因为那条河太长了,它害怕自己游不动。

生:因为它害怕水太深了,会淹着它。

师:哇,小鸭子会有这么多的想法。那么,如果我是鸭妈妈,你们会这么对我说这句话?

生齐读,指名读。

师随即评价:读得真不错,老师听出你的请求;老师听出了你的撒娇。读书就是这样的,不同的人读出来的感觉就是不一样的。

生读得更带劲儿了。

师:听着小鸭这样请求,妈妈是怎么说的呢?

生:小溪的水不深,自己去游吧。

出示这句话,指名读,一些孩子还加上动作读呢!及时鼓励孩子。

师:哎哟,老师有个疑问,这只鸭妈妈怎么这么狠心呢?是这样的吗?

生:狠心。

出示图片释疑,帮助孩子们理解妈妈的苦心。

生:是想让孩子自己学会游泳呢!

生:……

出示小鸭和鸭妈妈的对话,师生对读,生生对读。体会“对话”的读法,为后面的仿说做下铺垫。

齐读第一段,初步学会感情朗读。

师范读。

生再读。

师:小鸭子学会了游泳,那么它在游泳的过程中,会遇到哪些困难呢?

生:保持不了平衡,身子两边晃。

生:会呛到水。

生:会……

师:是啊,小鸭在学习游泳的过程中遇到了许多困难,不过不管小鸭遇到了多少困难,它还是克服种种困难,最终学会了游泳。那么此时此刻,它的心情怎么样?

生:高兴!

创设情境,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随即采访几位孩子。

再次齐读第一段。

自学第二段

师:不光小鸭子拥有自信,学会了游泳,小鹰也来了!

出示小鹰和鹰妈妈的对话,指名读。让生学会分辨是哪个人物说的话。

指名读,男女生对读。

师:大家猜一猜,小鹰最后学会了飞翔吗?

生(异口同声):学会了!

齐读。

【设计意图:希望孩子们不光学会感情朗读,还尝试着走进文中人物的内心世界,现在想想,或许有一定的难度。不过这两三月训练下来,发现孩子们在阅读中会自觉不自觉地进行思考,这或许也是一种进步。】

体验角色:

师:自信的小鹰确实学会了飞翔了,它快乐地飞呀飞,它看见了什么?

生:看见原来的山低了!

生:看见了山上的美景!

生:看见了好玩的山洞!

生:看见了白云!

师:学会飞翔之后,小鹰看见了这么多以前看不到的美景,看来学会飞翔真不错!

尝试仿说:我学会了     

师:从小鸭和小鹰它们身上,你们学会了什么?

生:游泳!

生:飞翔!

生:学会了生活的本领!

生:学会了克服困难!

小结:

师:只有不怕困难,战胜困难,才能学会生活的本领。并且从这篇文章中,我们可以发现在它们对话的时候,不光要由礼貌,还要把话说完整!看见小鸭和小鹰表现得这么好,小猴子也来凑热闹了!

【设计意图:进行角色体验看似很难,不过这也是孩子们最喜欢的一种方式,我发现孩子们最喜欢把自己当成童话世界或者动物世界中的人物,而这种体验能让孩子们随时随地站在别人的角度思考问题。】

三、出示图片,仿说

出示图片,问:小猴子想干什么?

生:小猴子想摘桃子吃。

出示:

_______说:“____________?

_______说:“____________。”

过了几天,_____学会了______

让学生进行仿说。

生:

小猴子说:“妈妈,您带我去摘桃子好吗?”

猴妈妈说:“桃子很甜,自己去摘吧。”

过了几天,猴子学会了摘桃子。

师引导“树不高”。

生:

小猴子说:“妈妈,您带我去摘桃子好吗?”

猴妈妈说:“树不高,自己去摘吧。”

过了几天,小猴子学会了摘桃子。

生:

小猴子说:“妈妈,您带我去爬树好吗?”

猴妈妈说:“树不高,自己去爬吧。”

过了几天,小猴子学会了爬树。

【反思:由于这样的仿说对于孩子们来说,难度并不小,因此在操作的过程中,总觉得一些孩子不敢说,或者有一定的障碍。不过在引导之后,他们说的还可以。从这一点上,我发现:声情并茂的朗读有助于仿说,之前的对话练习在孩子们的脑海里形成了一定的影像,因此在仿说时降低了一定的难度。】

师:一副图画,可以用不同的方式说出来,真不错!那么,森林里其它的小动物学会怎样的本领呢?

生:小鱼学会了游泳。

生:小象学会了卷木头。

生:小狮子学会了捕食猎物。

……

同桌交流,再次汇报。

生:小老虎学会了抓人!

【反思:教师的教育机智不够,不能机智地应变,不能有技巧地调控课堂。总想把自己的思维强加于孩子的思维之上。】

师:抓人太可怕了,是捕食猎物,对不对?

生:小兔子学会了跳。

生:小狗学会了吃肉。

生:小老鼠学会了挖洞。

【设计意图:一节课上,并不仅仅把孩子们的眼球吸引到文章里的一些东西上,需要的是打开外延的广度,让孩子们拥有“举一反三”的能力,这样对于他们的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都有一定的帮助。“小猴子”的出现会让孩子们的视线投向整个动物界,这对于孩子们来说也是很快乐的一件事情。】

师:小动物学会了这么多的本领,小男孩和小女孩有点儿不服气,他们觉得自己也很棒,我们一起来看看!

出示“男孩系鞋带”和“女孩穿衣服”的图片,让生选择一幅图画说一说。同桌先交流。

生:

小女孩说:“妈妈,您帮我穿衣服好吗?”

妈妈说:“你自己学着穿吧。”

过了几天,小女孩学会了穿衣服。

生:

小女孩说:“妈妈,您帮我穿衣服好吗?”

妈妈说:“穿衣服很简单,自己穿吧。”

过了几天,小女孩学会了穿衣服,

生:

小男孩说:“妈妈,您帮我系鞋带好吗?”

妈妈说:“系鞋带很简单,自己去系吧。”

过了几天,小男孩学会了系鞋带。

生:

“妈妈,您帮我穿鞋子好吗?”

妈妈说:“穿鞋子很容易,自己去穿吧。”

过了几天,小男孩学会了穿鞋子。

……

【设计意图:小男孩和小女孩的出现,则是回归生活,让孩子们明白同龄人的一些做法,既而接下来的联系自我也就没有难度和障碍了。】

联系实际,拓展延伸

师:小男孩和小女孩经过努力,学会了系鞋带和穿衣服。那么你们呢?特别是升入一年级以来,你们学会了什么?

生:我学会了穿裤子。

生:我学会了叠被子。

生:我学会了认真听讲。

生:我学会了好多识字方式。

生:我学会了认真写字。

同桌继续交流:自己学会了什么?

师:生活的本领需要我们自己去尝试,去努力。

送给孩子一首歌《不再依赖妈妈》.

送给大家一首歌《不再麻烦好妈妈》,学生认真听。

师:希望小朋友们也成为生活中真正的“小鸭”和“小鹰”!

出示作业:

1、背会第14课。

2、回家之后,选一件能所能及的家务活做一做。

【设计意图:布置作业是必须的,不能让孩子们做一个“言行不一”的人,说到的话就一定要尝试着做到,在做的过程中体会克服困难、战胜困难的喜悦。】

下课!

教学反思:

整理着视频,让课堂在自己的眼前重现,这其实是一件折磨人的事情。因为从中能够折射出许多意想不到的不足,让我更加惭愧于每一个细节,总有一种感觉:应该可以再好一点儿的;不过同时也是一件令人欣慰的事情:因为看到不足之后,前进的方向也就更明确了!

这一节课,我重在把握两个重点:一是朗读,二是仿说。让一年级孩子学会声情并茂地朗读,确实不是一件易事,但是这些习惯也是必须养成的。因此在本课中,我努力引导、指导孩子们学会初步的朗读,让他们走进文本,让他们把自己当成文中的人物,只有这样,孩子们才能动之以情。事实告诉我:确实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们那稚嫩的声音一次次给予我们激情。二是仿说贯穿始终,总共安排了四次仿说,呈现递进式的设计,希望孩子们以后不仅仅学习课文,而是走出课文,走进生活,培养他们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观察能力,思考能力。

现实总是与梦想有一定的距离,由于自身的素质约束,课堂的调控能力、应变能力以及语言的感染力都不够强,需要再以后的教学中继续“修炼自我”。另外,课堂容量有点大,导致孩子们有点放不开,需要思考的东西太多,导致他们有点无所适从。

内容推荐

【下一页】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