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轨道号读后感800字

小人物见证大事业 —读《中国轨道号》有感

《中国轨道号》一个多么奇葩的名字呀,血液中的好奇似滚油遇着火一般沸腾起来。接过书只见橘红色的封面上火箭升空的尾迹被太阳的光芒所照亮,而那张望火箭的小男孩的背影,更刺激着我那跳动着的好奇心。然而善于观察的我瞬间抓住了几个疑点:封面下端那一片密匝匝的房屋和那引人注目的天安门,不就是北京吗?而那个小男孩的装束也明显不同于 21 世纪,看起来像是改革开放前人们的衣服……带着种种疑问我翻开了这本神秘莫测的书。

读完此书,心中的疑惑已了然于胸。故事发生在 1972 年军装所接到紧急命令, 要在两年内把中国第一艘载人飞船送到太空轨道上,并将计划称为“中国轨道号”。但故事却围绕参与研究人员的孩子讲起,通过主人公小岩的兴奇发现和生活中所遭遇的点点滴滴,我们看到了中国航天技术日新月异的美好景象,更从这些孩子们的身上学习到了勇于创新的创造精神和坚持不懈的时代意志。

在他们的身上,我看到了勇于创新,勇于探索的精神。在第一章中小岩在好朋友王选和水文专家四大爷的帮助下发现北京中轴线两侧,各有一条由明暗水系组成的水龙,并由此得到了一个去火星探险夏令营的机会,在经过内心激烈斗争后,小岩将这次机会让给了王选。在看到小岩运用计数、比例、坐标等方式分析北京水源分布时,我不禁自叹弗如,在生活中每每遇到难题,我总不会发散思维,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难题, 只是为了做题,而做题并没有理解题目的真正含义,往往将答案算出来便不了了之。看到小岩对问题的深入探索我不禁为他的聪明所钦佩,更明白了只有掌握不同的方法解决难题,才能让自己得到真正的锻炼。当我读到小岩放弃参加火星夏令营的机会将其让给王选时我不禁反思自己是不是也能像他这样敢于奉献呢?

从一名别人看起来有些怪,但知识十分渊博的科学家老汪身上,我又看到了在那个时代下,他的远大抱负和理想被人无情摧毁的无奈与痛苦。在科学工作者为了怎样在黑障区通信而苦思冥想时,老王提出可以用红微子通信也可以利用空间扭矩让黑障区“明亮”,然而没人相信他。面对众人的嘲笑,老汪没有放弃,他用捡来的零件在天台拼凑起了几台科学设备用于捕捉红微子和记录恒星轨迹,就在实验的最后一步老汪被人举报泄露军事机密,所有的心血化为乌有,自己也被发配回家乡不久因病去世。

每每读到老汪被人诬告导致心血毁于一旦,我总会感到心中阵阵绞痛,是为老汪的遭遇打抱不平,也是为老汪生不逢时的惋惜。1995 年江泽民主席提出了:“科教兴国,是指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直到现在科教兴国依旧是中国的一项跨世纪的重大战略决策。我常常幻想,如果老汪晚生三十年该多好呀,以他的智慧肯定会为中国科学做出显著成效,甚至成为科学界泰斗级人物。然而时间不能倒退, 老一辈科学人未能完成的夙愿就由我们来实现在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的同时,我们也会加强锻炼用一个健康的身躯支撑起中国梦的伟大桥梁。

这本《中国轨道号》不仅仅是对参与航天事业的工作者们辛勤付出的肯定与赞美,更是对当今少年们的殷殷期待。相信我们定不会辜负各方期待用自己的知识与热血开启中国新的篇章。 

内容推荐

【下一页】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