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博物馆之旅读后感600字

【第1篇】

我的“中国博物馆之旅”

这个暑假,我读了《中国博物馆之旅》这本书,穿越了千年的时光,走进了古代中国,了解了古代人民的无双智慧和极致艺术,领略了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都说博物馆是人类知识的殿堂,它珍藏着人类的珍贵回忆。人类的文明在博物馆里得以保存,人类的文化从这里发扬。一个国家的博物馆,是整个国家的财富。而中国的博物馆里,自然处处流淌着的是中华文明的印记。这次的“中国博物馆之旅”,我全面了解了古代中国的魅力——那些精致的艺术珍品、绝妙的器皿、最美的建筑、大美的艺术,每一件珍品都蕴含着人民的智慧,是中华文明的记忆和传承。曾侯乙编钟、素纱襌衣、太阳神鸟金饰、唐鎏金银香囊……从养蚕缂丝到霓裳羽衣、从绿松石到景泰蓝,从金缕玉衣到金发塔,我真恨不得可以亲眼目睹一下每一样文物,甚至去仔细了解每一件文物背后的工艺及故事。

每年暑假,爸爸妈妈都会带我出去旅游,去不同的地方感受不同的风景和风俗,每到一个新的地方,爸爸妈妈一定会带我去博物馆。每次到博物馆,我都会耐心地听讲解,细细地了解每一件文物, 爸爸妈妈对我说,这些文物都是会说话的,记录了我们的历史,告诉我们从哪里来,让我们知道我们的未来在哪里。我因此有幸运见过书上的不少“宝贝”,比如曾侯乙编钟、金缕玉衣等等,甚至在湖北博物馆,还聆听过千古绝唱——曾侯乙编钟音乐会,当千年前的美妙音乐响起的时候,“余音绕梁”等一切美好的形容词都不是夸张,这就是传统的无穷魅力啊!

孟浩然有诗: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我的“博物馆之旅”,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了中华文明的往昔辉煌,油然而生的民族自豪感会时刻激励我,努力学习,做一个合格的中华文明的继承者! 

【第2篇】

读《中国博物馆之旅》有感

在这个暑假里,我读了很多书,但是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这本《中国博物馆之旅》。

听名字就知道,这本书是一本讲述文物的书。

这本书是由北京大学文学硕士兼艺术学博士罗米所著写的。里面记录了罗米在中国博物馆的所见与体会、感想,令人不禁惊叹这些历史悠久的文物的神奇。

翻开第一页,是介绍商代妇好墓出土的甲骨言文与新三石器时代良渚文化的“玉琮玉”,并且在这一面的最后一名话令我印象非常深刻——“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美感,会审美的民族。”是啊,不然又哪来的那些美丽而绚烂的文物呢?

接着向后翻,就到了第一章:皇家重地紫禁城。紫禁城也就是故宫,作为这一章的起点,它像思维导图一般,一点点地向前延伸,一点点地分成更小,更细的分枝,最后那些分枝渐渐地再归拢,缩成一个词汇。

这本书是为孩子们写的 ,于是罗米抒发了自己最真实的情感。

这本书是为孩子们写的,于是罗米竭尽全力为我们介绍。

这本书是为孩子们写的,于是罗米在写作过程中还带着俏皮的语气。

上百万字旅行笔记,诉说着两个字:中华——写作的人是中华人,写的字是中华字,写的东西是中华物,写的故事是中华历史。

也许它所讲解的历史与文物可能不是按照历史顺序所书写的,也许它早已被打乱,但是这样根本没有破坏它的美感:谁规定写文物一定要按历史写了?与其纠结与历史的顺序,不如睁开眼睛去仔细看,用心去细细感受,去感受属于文物的浓郁的历史气息——即使隔着照片也是。

艺术不仅高雅,而且有趣,历史不仅厚重,而且鲜活。 

内容推荐

【下一页】             【上一页】